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细菌性腹泻预防控制的措施大致可分为一般预防和疫苗预防两大类。
01
(一)一般预防
主要为通过采取改善卫生行为和意识的方式,减少或避免导致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危险因素,需要政府、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及个人的共同努力。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保障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是重中之重。需要保障卫生饮水设施的供应和使用;监督和保障食品安全,尤其食品供应链、餐饮供应点等饮食集中供应环节;完善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完善卫生厕所设置;主动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饮食安全;在医疗和疾病控制系统开展规范和灵敏的腹泻病例监测和暴发监测等。社区应积极开展饮食卫生相关环节的监督和健康宣传,个人注重饮食卫生,勤洗手、培养和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等。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可大幅度降低腹泻发生的危险,对控制腹泻发生与传播有重要的作用。
02
(二)疫苗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疾病严重程度,WHO近年来推荐优先开发的细菌性腹泻疫苗包括:霍乱疫苗、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疫苗、痢疾疫苗和伤寒疫苗等。但由于引起细菌性腹泻病原体较为复杂、对腹泻病危害的认知不足、疫苗研发难度大、利润率低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在国内可使用的细菌性腹泻疫苗种类有限,仅有霍乱疫苗和伤寒疫苗上市使用。
细菌性腹泻疫苗
(一)霍乱疫苗
目前应用的霍乱疫苗为口服灭活菌体疫苗,主要有两类,一是含有灭活霍乱弧菌全细胞(WC)并加入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BS)的疫苗(rBS/WC);二是含有霍乱弧菌灭活菌体,但未添加B亚单位的疫苗。这些疫苗主要应用于2岁以上人群。其中rBS/WC除适用于预防霍乱外,还可用于预防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腹泻。目前在我国上市应用的是rBS/WC疫苗,采用经甲醛溶液和高温灭活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全细胞和rBS制备而成。
(二)伤寒疫苗
目前国际上具有可靠安全性和效力的伤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注射用Vi多糖疫苗,另一种是口服的Ty21a减毒活疫苗。我国现有的伤寒疫苗为伤寒Vi多糖疫苗,含有纯化的伤寒沙门菌Vi荚膜多糖,可引起T细胞非依赖性IgG免疫应答,但此免疫应答不会因为给予额外剂次而得到加强,另外在婴幼儿体内也不产生应答。该疫苗主要应用于2岁以上人群,主要优点是不良反应低、单一剂量接种、稳定耐热、易保存运输、有至少维持2年的保护效果。
(三)痢疾疫苗
鉴于志贺菌的致病机制和机体抗感染的免疫机制仍不清楚,以及相关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目前还没有具有理想预防效果的痢疾疫苗上市。目前研制的疫苗主要针对血清群、血清型分布占大多数的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在我国已有福氏、宋内痢疾双价活疫苗,对福氏志贺菌可提供60%以上的保护,对宋内志贺菌的感染可提供70%以上的保护,对所有志贺菌血清型感染的保护率可达50%以上。但生产企业已停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录。目前改进的双价疫苗正在研发之中。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50(2) : 114-1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