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他汀不良反应真这么常见?最新版科学声明的建议(附pdf)

2022-09-20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有颈动脉斑块,血脂也超标,多项危险因素并存,医生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但用药后,感觉身上哪哪都疼,不会是他汀的不良反应吧?停药后症状竟真的消失了,更坐实了心里一直就嘀咕的他汀不良反应大的听闻……”


这是心血管临床不少患者对用他汀的真实反应,很苦恼,吃了药身体受不了,不吃药又担心脑梗、心梗找上门,要怎么办才好?


他汀不良反应真这么常见?


相关研究报道,5%~30%的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耐受情况,从而导致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近日,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发布的科学声明,针对他汀不耐受给出了具体建议。


微信截图_20220920150551.png

【文末可查看声明原文pdf】



为什么要用他汀类药物?

很多药物都可以降血脂,为什么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地位这么高?大量临床证据证明:

01

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可以延缓甚至终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02

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动脉内膜的代谢,减少炎性、氧化反应,并可能使粥样硬化斑块缩小,增加斑块的稳定性,使斑块不易破溃,减少血栓的发生率。

03

他汀类药物也是到目前为止,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逆转斑块的药物,其他药物无法完全替代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什么是他汀不耐受?

他汀不耐受是指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主要是在服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肝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升高,出现肌肉疼痛、乏力的症状。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减少或是停药,症状就会改善或是消除。


他汀不耐受分为两种情况:

  • 完全不耐受,即不能接受任何种类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

  • 部分不耐受,即可以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所用剂量达不到特定的治疗目标。


完全不耐受的情况很少见(少于5%),大多数人可以接受某种程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而且许多患者在服用安慰剂时也会出现类似的不良反应,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他汀不耐受,其实与他汀类药物无关。



主要不良反应

他汀不耐受的主要症状是肌肉疼痛、痉挛和乏力。出现症状时,需要检查肌酸激酶(CK)水平。

  • 如果CK没有超过正常上限10倍,或是进行性的升高,并不需要减量或是停药。


如果CK超过正常上限10倍(1000 IU),就要警惕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者,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大约是1/100000,非常罕见,虽然有致命风险,但在早期发现,经过治疗时可以逆转。


转氨酶升高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过转氨酶升高没超过正常上限3倍时,并不影响继续用药而且在停药后,转氨酶往往可以恢复正常



出现他汀不耐受时怎么办?


纠正风险因素

有一些风险因素会导致他汀不耐受,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肥胖、饮酒、剧烈运动,以及使用其他药物与他汀类药物发生了相互作用。纠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


调整他汀药物种类或/和剂量

通过更换他汀类药物的种类,调整剂量,也可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


非他汀类药物治疗

他汀不耐受者在对上述因素调整的时候,可以先采取非他汀类药物治疗,比如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贝特类降脂药物、离子交换树脂类药物等其他降脂药物,尽快降低LDL-C水平,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在进行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不建议完全放弃他汀类药物治疗,应努力尝试可耐受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


总  结

他汀类药物仍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舒服时,应该做的是及时就医。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停药、换药。


来源:药师华子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既往内容


协和规培手册 banner 点击学习.jpg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


拓展阅读

✎ 4年误诊6次,青年教师胸口痛终于觅得真相,莫名心绞痛真不是“错觉”

✎ 近15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48%,老龄化是主因!最新研究

✎ 哪些原因可能引发高血压急症?

✎ 新版房颤诊疗建议发布!系列解读①:新版建议更新要点梳理

✎ 新版共识解读①|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胸痛诊断中价值,共识的 3 条核心推荐

✎ 最新指南!何时该用PCSK9抑制剂和依折麦布?我国团队牵头发布国际指南(附下载)

✎【1分钟快知识】老年心衰患者,血压低该怎么处理?

✎ 这类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威胁肾脏!

✎ 这几种高血压,很危险!


✎ 室颤怎么用胺碘酮?7 点注意事项

✎ 心脏骤停抢救!值得时时复习的刚需知识

✎ 避坑指南!2个“不合理用药”实例,理清心绞痛诊疗误区


✎ 值班必备⑤|学完就能用,预激综合征不再是噩梦

✎ 支架还是药物球囊?谁更胜一筹

✎左室室壁瘤!要命的急性心梗并发症


✎ 2021冠心病抗栓治疗新进展:我国首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共识发布

✎ 值班必备③|尖端扭转型室速处理要先分类:获得性还是先天性病因?

✎ 心血管常用药忌口清单,一张表格全说清了,赶紧收藏!


心血管引导.png

 “阅读原文”查看声明pd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