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聂建祎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主要由阴道黏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生理性阴道分泌物为乳白色,也称为白带,呈稀糊状或蛋清样,黏稠无腥臭味,呈弱酸性,pH4.0-4.5。阴道乳酸杆菌较多,鳞状上皮较多,而白细胞或脓细胞较少,球菌较少见到,分泌物检验主要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和雌激素水平的判断以及健康体检等。
为什么要做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呢?
阴道清洁度的判定通过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中的细胞、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等,判断阴道清洁度,诊断阴道感染性疾病。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整个涂片的有形成分的分布情况,有无假丝酵母菌菌丝以及滴虫;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判断上皮细胞、脓细胞、杆菌、球菌的数量。正常清洁度I-Ⅱ度,无滴虫,不见或偶见假丝酵母菌,乳酸杆菌为6~30个/HP或30个/HP,无致病菌和特殊细胞。
出于不同的检查目的,选择不同的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
湿片法
应用显微镜对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进行检查,观察其清洁度和有无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临床最为常用,便捷易行,但阳性率较低,主观性较强,重复性较差,易漏检,但由于经济实惠,适用于人群筛查。
染色法
必要时进行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假丝酵母菌孢子及菌丝、阴道加德纳式菌、乳酸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阳性检出率高,但操作复杂,受染色深浅影响。
培养法
细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一般进行菌培养,寻找病原菌,指导临床医生准确用药。若疑似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有临床症状而多次湿片法检查为阴性者,为确诊是否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可采用假丝酵母菌培养法,顽固反复发作病例,可在培养法基础上加做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实验。培养法是确诊方法,但阳性检出率也受采集、运送、保存、接种等种种因素影响。
阴道清洁度须多次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法通过白细胞、上皮细胞、乳酸杆菌和球菌的多少来初步判定阴道清洁度,简便、快捷、设备简单费用低,极受检验人欢迎,阳性结果特异性较好。
但干扰因素众多,如取样量的多少、取样部位的差异、检验人员的经验、观察视野的多少等,灵敏度较低,一次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阳性诊断。
另外,当细菌性阴道病时,显微镜下仅表现为阴道乳杆菌减少,杂菌增多,白细胞不增多和上皮细胞增多,阴道清洁度的判定也为正常范畴,所以不能仅以阴道清洁度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的唯一标准,尤其不能以一次阴性结果给出最终诊断,还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线索细胞是阴道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在细胞的边缘黏附了大量颗粒状物质,也就是各种厌氧菌及支原体,其中阴道加德纳式菌,细胞边缘模糊不清。
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内源性混合性感染,一般不会引起传染。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而在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导致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堆积在鳞状上皮细胞边缘,形成线索细胞包。
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诊断标准:
1、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
2、阴道分泌物pH>4.5;
3、胺臭味试验:阳性;
4、线索细胞≥20%。
在阴道分泌物中见到线索细胞是确诊细菌性阴道炎诊断重要依据之一,显微镜镜下观察符合第四项,且前三项包括其中任意两项则确诊细菌性阴道炎。
案例分析
患者女性,33岁,外阴瘙痒来诊,妇科检查外阴检查,已婚引产式,红肿充血,大量阴道分泌物,阴道黏膜充血。
取分泌物放在10%KOH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找到菌丝,白带常规检查:清洁度Ⅲ度,镜检可见滴虫、霉菌,未见酵母样菌,白细胞脂酶阳性,过氧化氢阳性,PH值4.4。
霉菌性阴道炎一经确诊要给予有效的治疗,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使用过的内衣、毛巾等应阳光暴晒,高温灭菌,使用碱性溶液加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及阴道,然后用制霉菌素栓剂10万~20万单位塞入阴道内,每晚一次,14天为一疗程。
外阴阴道炎假丝酵母菌病诊断要点有外阴瘙痒、灼痛,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建议抗真菌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白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疾病。在少数的正常妇女阴道中可能有少量白色念珠菌,但并不引起症状;但当人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念珠菌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导致疾病。
女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检就能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阴道炎症。正常的白带无色、透明,没有异味。而霉菌性阴道炎的突出症状是白带增多及外阴、阴道奇痒。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异常,伴随尿频、尿痛、性交痛等症状。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阴道黏膜高度水肿,有白色片块状薄膜黏附,严重形成浅表溃疡,遗留瘀斑是本病的典型症状。
来源:检验医学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