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2022-09-13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非原创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马志华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CIT为常见的化疗相关性血液学毒性之一,可增加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CIT 可导致化疗剂量强度降低、时间推迟,甚至治疗终止,从而影响抗肿瘤效果,对患者的长期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CIT的发生


血小板的生成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分布异常。


容易导致 CIT 的药物


导致CIT 的常见化疗方案包括含吉西他滨、铂类、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含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导致 CIT 的发生率高达36.9%,其中3~4级 CIT占11.2%。


多药联合方案中,GP(吉西他滨、顺铂/卡铂)、 EP(依托泊苷、顺铂)、 DC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5-FU)] FEC (5-FU、表柔比星、顺铂)、FOLFOX(奥沙利铂、5-FU)等方案导致CIT的风险较高。


除化疗药物导致的CIT,分子靶向药物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也应被关注,如阿帕替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利妥昔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即使不与化疗药物联用,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其处理原则不同于化疗药物所致的 CIT。


诊断要点


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


②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


③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的骨髓侵犯和脾功能亢进等;


④未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


⑤排除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检测样本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⑥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红斑或鼻出血,甚至内脏出;


⑦再次使用该化疗药物后血小板减少症再现。


CIT的分级

微信图片_20220314145750.jpg


治疗目标


①提高血小板最低值,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降低其所导致的出血风险;


②减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化疗药物减量与化疗时间延迟。


治疗措施


包括输血小板和给予促血小板生成因子。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