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得了帕金森,起初吃药效果往往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却越来越不灵?甚至出现不自主的乱动?
别担心,手术也许是新的选择,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那究竟哪些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呢?
手术不是替代吃药,而是药效不够时的“补位选手”登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用过左旋多巴类药物,手抖、僵硬、走不动路都能明显缓解,就像进入了一个“蜜月期”。
出现“开关现象”:好比电灯忽亮忽暗——一会儿灵活自如,一会儿又僵住不动。
出现“剂末现象”:就像药劲提前下班,本来该撑到下顿药,却早早失效。
出现“异动症”:好比身体“自己在跳舞”,手脚不由自主地乱动,想停也停不下来。
DBS(深部脑刺激)手术主要改善运动症状,对便秘、失眠、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帮助有限。
最困扰的是手抖、动作慢、僵硬和走路困难,影响到穿衣吃饭、出门走路。
已经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严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或这些问题无法控制,不建议手术。
最后看“身体条件”:
能扛得住才能把握“黄金窗口期”
心肺功能、凝血指标良好,能顺利接受手术和麻醉。
应不超过75岁,经获益和风险的个体化评估后可放宽,以严重震颤为主的患者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一般来说,病程在5~15 年,尤其是5~10年内,是手术效果最理想的阶段。
如果您是典型帕金森病,吃药有效但效果逐渐不稳,主要困扰是运动症状,同时身体和认知状况良好,就可能是DBS手术的合适人群。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