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ASCO丨该来已来,将至未至,陈功教授带您第一时间领略结直肠癌领域进展趋势

2023-06-03作者:论坛报肿瘤小编资讯
原创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如期而至,于当地时间6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盛大召开。今年大会主题为“与患者合作:癌症治疗与研究的基石”。围绕该主题,大会汇聚了全球肿瘤学界专家学者,传递最新研究进展,共议未来探索方向。随着大会面纱被揭开,各领域研究逐步映入大家眼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第一时间纵览结直肠癌领域研究进展,并发表高度见解。现将陈功教授点评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陈功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结直肠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副秘书长

2015-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2019年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

CSCO结直肠癌指南专家组副组长、执笔人

CSCO全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转移性肝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肝转移分会副主任委员




ASCO开幕,纵观结直肠癌领域进展


陈功教授

01:45:

全球最重要、万众瞩目的临床肿瘤学盛会“2023 ASCO”当地时间6月2日下午在美国芝加哥开幕;从最重要的“口头报告”的内容来看,整个结直肠癌领域进展乏善可陈,没有重要的突破,依然是“该来已来,将至未至”。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依然是研究进展的热点领域,今年最大的看点就是北美的PROSPECT研究(非T4非N2的中高位LARC术前单纯新辅助化疗)入选了全体大会的LBA2,看来结果是阳性的,也要改变全球LARC的术前治疗格局:符合下图PROSPECT研究入组标准的局晚期直肠癌,将由单纯新辅助化疗来取代“三明治”式的同步放化疗,这对外科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可以避免了放射治疗对手术并发症、患者盆底功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PROSPECT研究有两个主要终点:局部复发时间、无病生存(DFS)期。理论上说,影响第一个终点的主要是术前治疗,尤其是放疗,传统的“三明治”放化疗模式主要降低的也是局部复发率,并未能改善DFS期。而DFS期的改善被寄希望于全身化疗(可以是术前新辅助,也可以是术后辅助)。


PROSPECT的设计里,研究组一共12周期全身化疗,其中术前6程(按现有证据看,完成率应该>95%)、术后6程(根据病理决定的需要化疗率以及依从性等最终完成率一般在40%~50%左右),预估研究组的中位全身化疗完成周期数起码在8周期。而对照组术前仅有FP单药增敏的CRT,术后计划的8周期全身化疗,预估的中位完成周期数只会有4-6周期。两厢一比较,结局大概可以猜得到了。


PROSPECT入组的人群,TME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本来就很低(一般<5%),术前放疗的价值存疑,这就是业界要探索部分LARC患者术前治疗“去放疗化”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坚信PROSPECT一定能达到第一个终点(局部复发率的非劣效性),为该群体豁免术前放疗呈现最重要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基于全身化疗完成度的数据差异,PROSPECT也有可能达到第二终点(DFS的优效性)。



陈功教授

01:45:

PROSPECT研究对业界的影响有点类似于2017年的IDEA研究,挑战和改变了过去十几年来的传统治疗标准,虽然在业界看来,这个结果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比如近几年来我国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FOWARC以及我们中肿丁培荣教授的CONVERT研究,都已经显示出类似的趋势:低危的LARC术前治疗是可以豁免放疗而用单纯化疗替代的。该领域全球最重要的PROSPECT研究的问世,即将开启LARC治疗新篇章。


几年前我个人就预测过未来盆腔放射治疗在局晚直肠癌术前治疗的地位将逐步下降:主要用于那些有保肛风险(比如肿瘤下缘位于腹膜反折以下)或MRF阳性(T4b)或LLNM(+)者。现在看来,这一步正在慢慢实现。



陈功教授

01:45:

mCRC领域的进展就更是平淡无奇了,最新鲜的要数“NeoRAS”这个概念和现象的提出。


既往为突变的RAS基因,在经过前期的全身治疗(化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等)后变为野生型,从而可以使用EGFR单抗靶向治疗。ctDNA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NeoRAS现象的发现和甄别有了技术保障,未来应该将MRD(微小残留病灶)的理念引入到NeoRAS的检测技术之中来,相信能进一步提高NeoRAS患者使用EGFR单抗的疗效。



审阅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陈功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