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骨骼系统的功能之一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钙也越多,变得更坚强。我们知道,宇航员在太空吃的“太空食品”,营养丰富而均衡,当然不会缺少钙质和维生素D。但在“失重”状态下生活几个月,其骨质损失相当惊人。肌肉对骨头的牵拉作用减弱或者消失,导致成骨细胞失去了工作的动力,而正常的破骨细胞仍在努力工作,破骨大于成骨的后果就是骨量丢失。
正常人一年骨量丢失0.5%~1%,而长期卧床、制动或失重状态下(如航天员),一个月就会丢失1%~3%。由此可见,运动对保持骨密度是多么重要。
所以,卧床和失重者必须设法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肌肉收缩,使骨骼受力,以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舒适,体力劳动更多地被汽车、洗衣机、吸尘器等机械所代替,如不注意体育锻炼,骨质疏松便在所难免。
运动对骨密度有重要影响。一定量的骨骼负荷可增加骨转换率,刺激成骨细胞生物活性,增加骨重建和骨量积累。长期坚持有规律的负重性锻炼可增加骨密度,减少骨量丢失。在缺乏运动时,除了肌肉无力,骨骼会出现明显的骨钙丢失。因为疾病等因素所致的户外运动及日照减少,引起维生素D合成降低,使肠道钙磷吸收下降,骨形成及骨矿化降低。有研究发现,运动的成骨效应不但出现在运动集中区域,在其他部位也会出现骨量增加的表现,可能与运动通过内分泌系统(如提高睾酮和雌激素水平)促进骨形成有关。相反,运动减少甚至制动则会导致睾酮和雌激素水平降低,造成骨量丢失。
来源:人卫助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