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女性,26岁, 腹痛1月余,患者于1月余出现持续上腹部隐痛,发热1次,体温最高至37.4℃。无其他特别病史。
实验室检查:WBC、RBC、PLT正常范围,Hb 114g/L (轻度贫血,115~150 g/L),白蛋白 39.5g/L (40.0~50.0 g/L )。1年前体检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此次超声检查:肝脏多发低回声结节,大者位于左叶,大小约2.5×2.0 cm。
超声造影:注入造影剂后约7s病灶周边开始强化,略早于周围肝组织。动脉期:呈稍高增强,内部呈无增强
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周边强化部分消退呈低增强,内部仍呈无增强,延迟期扫查全肝,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增强灶。
超声综合提示炎性病变
•增强扫描病变呈边缘环形强化,动脉期邻近肝组织可见片状一过性明显强化。
提示肝脓肿
抗感染治疗2周复查,肝内多发低回声,大者大小约5.6×2.3 cm(结节增大),部分结节边界欠清,形态尚规则,周边见彩色血流信号。
肝内结节也增多。
复盘病史:腹痛,发热1次,体温最高至37.4℃。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正常范围,血细菌培养阴性。
抗感染治疗不好转,反而加重。
•是否特殊类型(寄生虫)感染性病变?
•腹痛前去日本旅游,食用过生鱼片。
复查患者肿瘤指标:糖链抗原19-9 显著增高。
肠镜
乙状结肠见一菜花样隆起,表面伴有糜烂、渗血,病变累及管腔全周。病理:乙状结肠低分化腺癌。
诊断
最后诊断:乙状结肠低分化腺癌IV期,肝转移。
文章首发自PKU超声联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