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肿瘤的发生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没有特异症状,在早期不会引起病人的警惕,一旦到中晚期有症状就诊后治疗手段往往很有限,大多数肿瘤病人的5年生存期不到3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了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结直肠癌的筛查。
01
疾病概述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 2~3 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已跃居第3位,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多数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则在40%以下,内镜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随着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内镜等技术的进步,内镜下诊断早期结直肠肿瘤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开展实现了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微创治疗。但是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ESD治疗早期结肠肿瘤
02
疾病特点
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
男性结直肠癌患病风险高于女性。大部分结直肠癌是由肿瘤性息肉经过5-15年的时间癌变而来,因此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就可以阻断大部分肿瘤的发生。
03
筛查建议
有以下任意1条或者1条以上者,列为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需根据医生建议随时行结肠镜检查: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3、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4、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
(1)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
(2)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3)黏液血便
(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
(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目前学界推荐机会性筛查:
即不论有无症状,50-75岁之间有条件行结肠镜检查的人群均进行大肠癌筛查乃至结肠镜检查。
04
筛查流程
05
治疗
早期结直肠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SM1层、且黏膜下浸润<1000um)可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微创治愈。进展期结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06
随访
进展期癌随访见外科随访建议。
对肠息肉及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在内镜治疗后要进行随访:
1.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属高危险组
· 多个腺瘤;
· 腺瘤直径>2cm;
· 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型腺瘤;
· 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
· 腺瘤已有浸润性癌变者。
高危险组内镜随访:
腺瘤切除3~6个月后,复查1次; 如复查阴性则隔6~9月,再检查1次; 如再次阴性可隔1年,再检查1次;如仍为阴性,每3年定期检查;随访期间每年需作大便潜血检查。
2.低危险组
单个、有蒂(或广基但<2cm管状腺瘤),伴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者。
低危险组内镜随访:
切除腺瘤后1年复查;如复查阴性可每隔3年检查1次,共2次;如之前的三次复查均为阴性,之后每隔5年检查1次;随访期间内,每年须作大便潜血试验;复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息肉即行内镜摘除。
07
预防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结直肠癌最可靠的预防方式。
日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改变饮食习惯,限制高脂食物及红肉等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豆类和粗加工的谷类等,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少饮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冷饮等。
2.控制体重及减脂;增加适量运动:每天应进行1小时快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小时地出汗运动。
3.肠镜检查是最可靠的预防方式,所有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或每5年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息肉,治疗后建议定期复查肠镜。
来源:东方内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