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用中成药治感冒,你知道这些辨证要点吗?|肺问肺答

2025-01-0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前言

感冒是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证候群,是社区医生经常接诊的一种疾病。患者感冒后常常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社区的全科医生为其推荐对症的中成药,但常常因医生未辨证施药而导致疗效欠佳。本文从西医医生角度简单复习“感冒”辨证过程,以利于全科医生更好地选择中药辨证治疗感冒。


感冒病因


中医认为,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外邪即“风、寒、暑、湿、燥、火”。“风”为主因,又结合四季气候特点,所以感冒因季节不同而有其季节性。


春主风,阳气升发之季,春季易感风热,但早春季节因冬寒余气未散,则易感风寒。夏主湿,暑气当令,夏季易感风湿暑热(火)。秋主燥,秋季易感风燥,早秋夏热余气未散易感温燥,深秋易感凉燥。冬主寒,冬季易感风寒。


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故本病发病率高,且以风寒和风热两证多见。


辨证要点


首先,感冒是中医常见外感病之一,属于中医“表证”,故先要辨别疾病性质,即风寒、风热等;其次,因个体体质差异,对感冒抵抗程度不同,还要辨别患者是否伴有气虚、血虚、阴虚等。主要辨证要点见表1。


图片


证候综合判断


感冒表现的症状、病情变化、发展趋势与病邪强弱、患者体质强弱、体质特点、居住环境、季节变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对病情判断应综合考虑。


例如:北京一位男青年,平素喜食辛辣,初冬天气急剧降温,患了感冒。初起怕冷、发热轻,无汗身痛,鼻塞、流清涕,痰液清稀,咽痛,舌红,苔白腻,医生辨证为风寒感冒。服用风寒解表药3天后,患者怕冷、发热好转,但出现流黄、浓鼻涕,咽痛,咽痒,咳嗽、咳黄痰。


分析疾病的转化应该是:患者居住北京,地域水土干燥,加之年轻饮食喜好辛辣,导致湿热内蕴,以热为重,早期虽感风寒,但终因地域、体质和用药原因,寒邪化热,转为风热和湿热蕴肺,因此用药也要相应改变。


再如,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老年患者,体内阳气不足,感冒后极易导致阳虚和寒化;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体内阴虚火旺,感冒后极易导致阴虚和热化。


这就体现了中医“内外相引”的理念,即中医治疗感冒,不但治疗当前病变,还根据患者体质、疾病发展趋势,辨证施治。



治疗方案


辛散解表是治疗感冒的大法,伴有气虚、阴虚、血虚者既要解表又要补益气阴,以达到正盛邪祛的目的。


风寒感冒

采取辛温解表法,即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药物治疗表证。常用药物包括: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风热感冒

采取辛凉解表法,即性味辛凉药物发散风热,解除表证。常用药物包括:银翘解毒软胶囊、柴银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暑湿感冒

采用清暑祛湿法,解表化湿,藿香正气滴丸为常用药物。

但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滴丸适合暑湿者,不宜用于暑热患者,暑热患者宜解表祛暑清热,可用藿香正气加银翘解毒或连花清瘟。


气虚感冒

采用益气解表法,即解表的同时注意补肺卫之气,祛邪外出。常用药物为玉屏风散,与其他感冒药同服。


血虚感冒

采用养血解表法,即解表的同时顾护阴血,使正盛邪祛。常用药物为养血饮,与其他感冒药同服。


阴虚感冒

采用滋阴解表法,即解表的同时注意滋补阴津,加快疾病痊愈。常用药物为养阴清肺,与其他感冒药同服。


总之,对于临床常见的感冒症状,选用中成药时要综合考虑疾病性质、患者体质、环境等因素,辨证施治治疗,方能达到好的效果,以免用药错误导致病程拖延或病情加重。


转自:基层医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