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ERCP相关手法荐读⑥:内镜下经乳头胆囊引流术(EGBD)|《胆胰内镜诊疗的基本手法》

2023-06-1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胆胰内镜诊疗的基本手法头图.png



第六节 内镜下经乳头胆囊引流术(EGBD)


要点

1.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来确认胆囊管分支形态。

2.理解胆囊管分支形态的类型。

3.根据分支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械是很重要的。


●适应证

□ 急性胆囊炎[尤其是有出血倾向、合并腹水或间位结肠综合征(Chilaiditi综合征)等无法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的病例]

□ 怀疑胆囊癌的病例

●术前准备

□ 腹部CT和MRCP检查明确胆囊管分支形态

●准备的器械

□ 造影导管  □ 导丝  □ 引流管


一、EGBD的实际操作


(一)术前处理

术前处理与常规ERCP术前处理是一样的,另外,为预防注入造影剂引起的胆管静脉回流(cholangio-venous reflux ),还须给予300~500 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二)使用器械

1.导管

ERCP导管(MTW公司,图3.4.42)是可以同时进行造影和插入导丝的导丝引导式(wire-loaded type)导管,使用比较方便。


image.png


2.导丝

胆囊管插管时:血管造影导丝(0.032 in,泰尔茂公司,图3.4.43);VisiGlide 2TM(0.025in,奥林巴斯公司,图3.4.44)。

插入引流管时:VisiGlide 2TM(0.025in,奥林巴斯公司);JagwireTM(0.035 in,波士顿科学公司);Revowave®(0.035in,奥林巴斯公司);Tracer Metro® DirectTM(Cook Medical公司)。

此外,还可以使用0.035in硬型导丝。

3.引流管

5Fr或6Fr猪尾型经鼻引流管(图3.4.45)。双猪尾型塑料支架(图3.4.46)。

image.png


(三)手法

① 进行胆管造影(图3.4.47a) 胆管插管后,为了减轻胆管内压上升,在吸引一定程度的胆汁后进行胆管造影,确认胆囊管分支部。在俯卧位时,通常肝外胆管造影后,显影顺序为左肝内胆管、胆囊管、胆囊、右肝内胆管。因此,如果右肝内胆管显影后仍不能显影胆囊管,需要考虑可能由炎症等因素造成胆囊管闭塞,不能进行过度造影。

要点:如果为了描绘出胆囊管而进行过度造影,会引起疼痛或迷走神经反射,使患者镇静程度变浅,之后的处理会变得困难。

⬇️

② 将导丝挂在胆囊管上(图3.4.47b) 通过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反复旋转和推拉,探寻胆囊管。如果使用血管造影导丝,须戴上橡胶手套(因为塑料手套容易滑动),用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夹住导丝进行旋转操作。如果使用其他导丝,可使用其专用的扭矩装置进行旋转。

要点:

  • 术前通过MRCP等影像学检查,预先明确胆囊管分支部的位置关系。

  • 要特别注意导丝挂到胆囊管上的手感

  • 用湿纱布充分擦拭导丝,去除其上的造影剂

⬇️

③ 将导管插入胆囊管(图3.4.47c) 为了防止挂在胆囊管上的导丝弹出,需要术者和助手协同操作,将导管沿着导丝插入胆囊管分支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将导管置入胆囊管。术者缓慢地推进导管,助手须与之相配合保持导丝适当张力。

要点:把导管头端送入胆囊管后就可以使其后的导丝操作变得稳定。

⬇️

④ 进行造影来确认胆囊管走向(图3.4.47d) 根据胆囊管的分支形态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械。

⬇️

⑤ 穿过胆囊管(图3.4.47e) 使用软型导丝,如血管造影导丝,穿过胆囊管,留置在胆囊。其后,把导管也充分插入胆囊。

要点:把导管充分插入胆囊的操作也可以达到扩张狭窄的胆囊管的效果。

⬇️

⑥ 将导丝更换为硬型导丝并留置于胆囊(图3.4.47f) 为了可以利用导丝的硬度顺利地留置引流管,需要将软型导丝更换为硬型导丝。硬型导丝的头端是柔软的,因此也需要置入足够的长度以保证能顺利置入引流管。

要点:导丝在胆囊内留置一周半以上是比较合适的长度。

⬇️

⑦ 留置引流管(图3.4.47g) 可以留置5~6Fr前端猪尾型经鼻胆囊引流管,或5~7Fr双猪尾型支架。若留置7Fr双猪尾型支架,需要适当追加EST。

要点:在插入引流管之前,先将前端猪尾部分拉直,使其通过胆囊管变得顺畅。


image.png


二、EGBD的要点


(一)理解胆囊管的分支形态

胆囊管的分支形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右方头侧分支、右方足侧分支和左方分支3种(图3.4.48)。要理解这些分支状态,使用合适的处理器械,可以提高操作成功率。

1.右方头侧分支

最多见的是这种胆囊管从右方分支,且向头侧有一定长度延伸的类型(图3.4.48a)。考虑到导管的角度,对于这种类型,向胆囊管插入导丝会比较容易。然而,由于胆管直径和胆囊管分支部大小或三维立体位置的不同,其难易度也有很大变化。

2.右方足侧分支

右方足侧分支(图3.4.48b)是3种类型中胆囊管插管最困难的类型。在这种类型中,胆囊管的分支角度呈锐角,即使胆囊管口有导丝或导管挂住,当导丝再往里走时,导丝也往往会向肝侧胆管反弹出来。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头端弯曲型导管(PR-230-Q,Swingtip®,奥林巴斯公司,图3.4.49),或可以放入导丝、头端长度为零或短的乳头肌切开刀(Elipsotome®,MTW公司,图3.4.50)等进行操作。Swing tip®在理论上,通过拉动操作手柄,其向上角度可以弯曲到90°,向下角度可以弯曲到30°。但实际上,将操作手柄拉到最大限度后,其向上角度最大可以弯曲到约270°。Elipsotome®也通过拉动手柄到最大限度,可以弯曲到约270°的角度。利用这些方法,用带有角度的导管和导丝进行胆囊管分支部位的探查,当导管头端挂在胆囊管口后,将导丝进一步向深处推进。另外,对于胆管直径较细的病例,有时在胆管内使导管弯曲很困难,可利用头端长度为零的乳头肌切开刀,在肝门部使其弯曲后,直接拉到胆囊管分支部,就可以挂住胆囊管入口部。


image.png


image.png


3.左方分支

胆囊管从左方分支的类型有头侧分支和足侧分支,大部分是头侧分支(图3.4.48c)。通常,对于左方分支,若使用旧的带有弯曲的导管,导丝很容易向右方偏移,因此要么使用没有弯曲的新导管,要么使用Swing tip®的向下角度弯曲来进行导丝插入。

要点:

  • 设想胆囊管的分支类型和三维立体的胆囊管开口位置来进行操作。

  •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造影和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械。

(二)导丝穿过胆囊管

在急性胆囊炎时,可能会由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炎症造成胆囊管狭窄,从而导致导丝穿过困难。此时,可以在导管头端进入胆囊管时,进行少量造影,确认行进方向。但在严重狭窄的情况下,胆囊管无法显影。此时,若过度造影会引起胆管内压力上升,要特别小心。

导丝穿过胆囊管时,基本上是利用导丝的旋转和推拉来进行操作。特别是把导丝头端反转形成圈状后往里推进的打圈技术(loop technique)(图3.4.51),可以减少胆囊管穿孔的风险,比仅通过推入导丝前端来前进要安全。此时,探查能力强的血管造影导丝也是非常有用的。导丝盘成复杂的螺旋状不能再前进时,可以将导丝先拉出来一些,再次改变导丝的旋转方向,寻找新的路线。另外,当导丝在导管前端不能再前进时,可能是碰到了胆囊管的弯曲部,此时稍微拉出些导管,再次尝试导丝操作。当导丝插入胆囊后,尽可能将其送入胆囊底部。

要点:

  • 不要勉强推导丝。

  • 要经常考虑胆囊管穿孔的可能性,予以适当的造影确认胆囊管的走向。

image.png

(三)留置引流管

将导丝留置于胆囊后,要将造影导管也充分推进胆囊。此时,还可以产生扩张狭窄的胆囊管的效果。

在急性胆囊炎的病例中,常有以下这种情况:炎症导致胆囊管附近粘连,导丝即使已插入胆囊,也会在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出现盘圈(图3.4.52a)。在这种状态下,想越过狭窄部插入造影导管往往很困难,要尽可能将盘圈解除,使其直线化是很重要的。解除盘圈的方法是将导丝尽可能长地留置于胆囊,然后一口气拔出导丝10cm左右(图3.4.52b)。如果这样也不能解除盘圈,也可以将导管越过盘圈,推进胆囊后再拔出导丝。另外,通常血管造影导丝进行这种操作的情况比较多,有时将其更换为硬型导丝就可以解除盘圈。

要点:要尽可能解除盘圈,使胆囊管直线化。



image.png


总结
  • 要理解胆囊管的分支形态,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械是很重要的。

  • 长时间的处理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如果EGBD困难的话,就及时中止,改用其他方法(经皮处理、外科治疗等),这个决断非常重要。



本文摘自《胆胰内镜诊疗的基本手法(原著第3版)》

//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专区

8c1a578dd18f2fa334163138f4e54e5.jpg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1名,获奖者免费获赠《胆胰内镜诊疗的基本手法(原著第3版)》实体书


胆胰内镜诊疗的基本手法.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