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POLESTAR研究为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除患者带来巩固治疗新选择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Aumolertinib Maintenance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terim Results of the phase III study (POLESTAR)(阿美替尼用于不可切除的EGFR突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巩固维持治疗:Ⅲ期POLESTAR研究中期分析)

发表形式:WCLC主席会场报告

通讯作者:于金明

第一作者:孟祥姣

主要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研究摘要


对于经过同步放化疗(cCRT)后疾病未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进行巩固治疗已被确立为标准治疗(SoC)。但对于携带EGFR突变(EGFRm)的NSCLC患者,巩固性免疫治疗的具体益处尚不明确。阿美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在一线和二线治疗EGFRm NSCLC中显示出明确的疗效,并已在中国获得监管批准。2024WCLC报告了III期POLESTAR研究中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POLESTAR研究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了147例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阿美替尼组(94例)和安慰剂组(53例)。阿美替尼剂量为每日一次110 mg口服,直至疾病进展。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由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其他疗效终点和安全性。阿美替尼组与安慰剂组的基线特征平衡,包括性别、EGFR突变类型、ECOG PS评分和疾病分期。

截至2024年2月5日,PFS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6.36个月(阿美替尼组)和13.93个月(安慰剂组)。研究结果显示,阿美替尼组的PFS显著优于安慰剂组(Cox检验HR=0.20, 95%CI:0.114~0.352; P<0.0001),中位PFS分别为30.4个月(95%CI:17.2~NA)和3.8个月(95%CI:3.7~5.6)。采用Log-rank检验PFS HR0.135 (0.070, 0.258)。研究者评估的PFS期结果与BICR评估一致,阿美替尼组PFS获益在所有预设亚组中保持一致,两组的中位OS均未达到。

安全性分析中,阿美替尼组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导致治疗中断的TRAEs在阿美替尼组和安慰剂组中分别为2.1%1.9%;总体安全性可耐受可管理,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最常见AE为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大部分为1-2级。放射性肺炎在阿美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发生率分别为45%30%,阿美替尼组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0%ILD发生率为0%


推荐理由


POLESTAR研究中阿美替尼组mPFS期30.4m对3.8m,延长了26.6m(HR=0.20),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80%,并在巩固治疗中维持良好的安全性。因此,阿美替尼成为含铂根治性CRT后未进展的不可切除Ⅲ期EGFR突变NSCLC新的标准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解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POLESTAR研究在2024WCLC大会的全体大会专场主席座谈会中完成中期分析汇报。


POLESTAR研究亮点诸多:

①全中国人群:POLESTAR研究为全中国人群,共纳入147例中国患者,能更好地指导中国患者用药。

②更接近中国诊疗现状:纳入患者中ECOG PS评分为1分、IIIB/IIIC期、L858R入组比例较高,也纳入10%患者为其他病理类型。

③序贯放化疗患者占比高:临床实践中,一定比例的患者不能进行同步放化疗,这项研究序贯放化疗患者占比高于25%。


阿美替尼疗效优异:经盲态独立中心评估,阿美替尼组的中位PFS期为30.4个月,是安慰剂组(3.8个月)的8倍(HR=0.200)。在敏感性分析中,Log-rank分析HR值为0.135。研究者评估的PFS期也观察到相似的获益,HR为0.150。综上,阿美替尼组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可达80%及以上。


阿美替尼安全性优势明显:

①在POLESTAR研究中,阿美替尼组≥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1%,患者耐受性良好。间接比较显示,阿美替尼皮疹、腹泻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其他三代EGFR-TKI。

②亚洲EGFR突变人群更易发生非感染性肺炎(包括放射性肺炎),需进一步注重肺毒性管理。阿美替尼组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0%,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0%。阿美替尼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长期靶向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更能保证其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基于POLESTAR研究结果,2025年3月1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获批适应证用于含铂根治性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POLESTAR研究通过延缓肿瘤进展,降低复发与转移风险,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时长。良好的安全性和口服便利性也极大地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这一突破使得III期不可切除NSCLC能够依据基因分型实施精准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


该研究能入选WCLC主席会场报告,彰显中国自主创新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能力,不断突破癌症患者生存壁垒,助推我国肿瘤诊疗从技术突破迈向体系创新,为患者铺就高质量长生存之路,彰显全球癌症精准治疗领域的中国智慧与中国贡献!


背后的故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早在2012年我就提出对于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治疗需要靶向和放疗的共同参与,在全球率先开展了随机对照II期前瞻性RECEL研究,厄洛替尼联合放疗,中位PFS期为24.5月,是放化疗组的2.7倍,效果非常好,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然而,RECEL研究是II期研究,入组患者少,未能修改指南,这成为我心中的遗憾。我一直希望开展一项可以作为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研究,让III期不可切除NSCLC实现基于基因分型的精准治疗,在多方调研、充分论证后决定开展POLESTAR研究。


在设计研究的时候,就有专家提醒我,入组可能非常困难,我也深深理解他们善意的提醒,RECEL研究入组时就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我决定迎难而上,并将研究命名为POLESTAR。POLESTAR即北极星,有指引之意,希望这个研究能指导临床实践;另外北极星代表着执着和永恒,希望我们研究能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顺利完成。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入组超乎寻常的艰难,有的患者不愿意入组;有的患者因为疫情等原因脱落;有的患者因为复测EGFR突变,检测不出,我心急如焚。为了推进入组,我们医院肺癌多学科时,总是提醒大家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有EGFR敏感突变的可以考虑入组POLESTAR研究。在全国研究者会上恳请大家积极推进该研究,也经常单独跟研究者沟通,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2024年2月在全国的研究者与项目组成员凭借着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的协作精神,成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项目。POLESTAR研究成功入选世界肺癌大会全体大会主席这无疑是对我们研究工作的极大肯定和鼓励。


在项目入组中也有个小故事,一名患者经济困难,又有家人遭遇车祸,雪上加霜。POLESTAR研究药物检查均免费,还有交通补助,对她来说就是救命稻草,筛选过程中,她一直很担心不能入组,最后她的各项指标都很好,入组成功,按时来复查和取药,2年多了,现在还在用药中。POLESTAR研究还帮助了很多经济困难的患者。


POLESTAR研究填补了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的最后一个板块,成功获评适应证,我非常欣慰。然而在肿瘤患者的诊治方面还有很多临床问题尚未解决,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开展更多临床研究,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推进肿瘤治疗的发展,满足国内外患者的迫切需求。


作者简介


于金明.jpg
于金明 院士
山东省肿瘤医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科院)名誉校(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促进会会长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或副主编


孟祥姣.png
孟祥姣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

胸部放疗四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

荣获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

山东省医务系统“最美女职工”

获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

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分会副主委

山东省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团队介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金明团队致力于癌症精准治疗。作为我国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突破制约放疗疗效的两大瓶颈—靶区精确勾画和射线精确施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成果修改了中国、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肿瘤治疗指南,是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做主会场报告的中国大陆学者第一人,也是全国放疗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为首、为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一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授予集体一等功。POLESTAR研究团队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领衔,由全国43家中心的放疗科、肿瘤内科、呼吸科等临床科室的研究者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入组。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