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为什么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多年的疑问终于弄明白了

2020-09-02作者:壹声热点
肝病消化 其他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我们平时参加聚会

都会喝点小酒

一般也就

白酒、啤酒、红酒这三种

喝混酒容易醉

大家肯定都知道


微信图片_20200902163933.gif


比如这种“深水炸弹”

(满杯啤酒加一小杯白酒)

这种喝法连老酒鬼都发怵!

那为什么酒混着喝就这么猛?


每种酒

酿造工艺和原料都是不同的

这就造成了每个品种酒

所含成份不一样

不同成分的酒

混合在一起

酒精的效果更快、更强

也就让人

更容易感受到醉意


微信图片_20200902163939.gif


比如白酒和啤酒

白酒是蒸馏酒

啤酒是发酵酒

白酒酒精含量高

啤酒杂质多

白酒里主要成份是乙醇


我国蒸馏白酒

基本都在40度

高度白酒

更是保持在52度、53度

可以说半瓶酒都是酒精

一般来说

高度白酒能喝一斤的

算得上海量了


而啤酒所含成分更复杂

比如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

无机盐、维生素、抗氧化物质等

这些物质都可以促进乙醇吸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曾做过实验,伏特加用纯净水稀释与用苏打水稀释进行对比测试,分别让实验者所饮用。结果 2/3 左右的人,在喝苏打水(带起泡)稀释的伏特加后,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要更快。


白酒、啤酒混合饮用

更容易喝醉

主要原因是


(1)啤酒中含有组胺,当啤酒被摄入胃及小肠后,啤酒中的组胺扩张胃壁及小肠壁上的毛细血管,从而加速酒精的吸收,使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迅速增加。


(2)啤酒中含有绿原酸,绿原酸具有神经兴奋作用,可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促进乙醇的吸收。


(3)啤酒中的二氧化碳可刺激胃壁,加速胃排空的速度,迫使酒精进入小肠,从而加快吸收速度。


重点来了!

……

喝酒时

不要与“含气饮料”混合饮用

比如可乐、雪碧和苏打水

这样会促进酒精的吸收

会让你更快断片


那鸡尾酒也是混合酒,怎么不容易醉?

首先要声明一点

鸡尾酒也会喝醉!


有些绚丽好看、颜值高的鸡尾酒

其实酒精含量一点也不低!

你看下面这几款

微信图片_20200902164242.jpg

看着像果汁的吉娃娃

度数最高42°

一杯200多毫升

差不多就是4两红星二锅头了

小清新AMF 40°

长岛冰茶39°

咖啡味的orgasm36°

酒精浓度最低的尼格罗尼

也有35°

也差不多是一个

低度白酒的度数了


那为什么鸡尾酒

给人的印象是不会醉呢?

那是因为

绝大部份鸡尾酒

虽然混得杂

其实酒精含量并不太高

加上喝鸡尾酒比较有情调

人们通常会慢慢品尝

并非一口闷


微信图片_20200902163951.gif



酒精度数低+给足了消化的时间

“混酒容易醉”

在鸡尾酒身上

就不那么明显了

不同品种的酒混喝容易醉

那同类酒混喝也会醉得快吗?


对大多数人而言

习惯了喝某种酒

譬如只喝啤酒或是只喝白酒

体内的酒精含量的上升

是匀速的

但如果混喝同种类

但不同品牌的多种酒水

由于不同品牌的酒

酒精含量可能不同

造成酒精浓度在体内变化

要么过快或过慢

超过了身体习惯的变化模式

有些人会难以适应

就有可能醉酒

来源:来源:好奇实验(ID:haoqishiyanshi)

声明.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