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用心抗击心脏病”。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采访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讲述我们该如何通过实际行动,用心抗击心脏病。
马长生教授
马长生教授谈心脏病防治
做好健康7要素
共同抗击心脏病
马长生教授:我们建议大家做到“健康7要素”,戒烟、健康饮食、运动、避免超重/肥胖、血压、血糖、血脂。其中,戒烟、健康饮食、运动、避免超重/肥胖这4个要素,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能达到;而血压、血糖、血脂这3个要素由一定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导致,但是如果能配合医生,让这些指标全部或部分达标,就可以很好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如果能做到5~6个要素,那么患冠心病的风险或可减少一半。换句话说,这7个健康要素,如果大家能尽可能多的达到,就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仅仅吃药是不够的
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马长生教授:健康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饮食健康为例,如今大家每天摄入的能量是足够甚至是超标的,但是营养素不一定足够,包括蔬菜、水果的摄入等。如果不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单靠吃药是无法控制好心血管疾病的。同时,高血压的控制率仍然较差。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控制情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尚不匹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上述风险因素的控制,我相信我们有能力把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做得更好。
医务人员要以身作则
保护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马长生教授:总体而言,医务人员的吸烟率比公众低。例如十余年前胡大一教授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35%~36%,而公众的吸烟率为45%~46%;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吸烟率约为26%~27%。但是,其他专业的医生吸烟率还是高于心血管医生的。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专业知识掌握得越好,健康习惯也会更好。医生群体更加需要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血压不达标、极度劳顿、连日熬夜、精神紧张等,最大程度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我国房颤防治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基层医生能发挥哪些作用?
马长生教授:房颤在临床管理中有三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抗凝。80%以上的房颤患者需要抗凝治疗,各级医生都应该强化房颤患者抗凝的建议。抗凝目前在全国,尤其是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治疗率有所提升,可以达到30%以上,而农村地区的抗凝比例非常低。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培训医生、教育患者,强化抗凝治疗的意识。第二,症状控制。可给予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药物效果不佳,可应用消融治疗等。第三,综合管理。强化血压、胆固醇等的管理,同时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减少患者未来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
在今年世界心脏日“用心抗击心脏病”的主题下,希望广大医生朋友们把心脏健康7要素做得更好,希望我们每一个医生,每一个人都能避免得心脏病,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
(中国医学论坛报扈妍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