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脑疝综合征
概念
脑组织从一个部位向另一个部位移位。
影像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移位至大脑镰下,同侧脑室受压并移位过中线,对侧脑室扩大;
单侧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DTH):颞叶内侧面移位至小脑幕切迹,侵占并逐渐使鞍上池消失;
双侧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中心疝”):双侧颞叶疝入小脑幕切迹,间脑压向颅底,脑脊液在鞍上池处回流受阻,中脑/桥脑下移;
上行性小脑幕切迹疝:小脑向上移位并越过小脑幕切迹,四叠体池、被盖部受压;
小脑扁桃体下疝:小脑扁桃体受压进入枕骨大孔,枕大池闭塞;
经蝶骨嵴疝:上升(颅中窝的占位)或下降(额叶的占位),脑组织、大脑中动脉疝于蝶骨翼;
经硬脑膜/经颅骨的脑疝:脑组织经硬脑膜/颅骨的缺损处挤出。
主要的鉴别诊断
低颅压。
诊断纲要
DWI、T2*查看缺血性、出血性并发症。
大体病理:多发脑挫伤、大脑镰下疝,脑室明显越过中线,扣带回嵌压于大脑镰下。
轴位CT平扫:大脑镰下疝,左侧脑挫伤。
大体病理:单侧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疝出的颞叶底面可见嵌入并挤压小脑幕形成的“槽”。第Ⅲ对脑神经受压,中脑移位。
轴位CT平扫:左侧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钩回及海马疝入鞍上池。
轴位CT平扫:弥漫性脑水肿、双侧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肿胀的脑组织导致基底池闭塞。
T2WI:严重的下行性小脑幕切迹疝,左侧钩回及海马疝入蝶鞍及四叠体池,三脑室下移(白空箭头)、对侧颞角扩张(黑空箭头)。
脑死亡
概述
脑死亡(BD);
完全的、不可逆的脑功能终止。
影像
在放射性核素扫描上颅内动脉或静脉窦无血流,或在CT或MR上无血管内增强;
弥漫性脑水肿及灰白质交界消失;
床旁脑电图描记(纤蜡石);
诱发电位可以对昏迷病人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价;
脑回肿胀,脑室/脑池受压。
主要的鉴别诊断
可逆性的弥漫性脑水肿:药物过量;癫痫持续状态:临床上与脑死亡表现相似。
技术性问题:错过造影剂的高浓度血流(核医学检查、CTA);血管夹层(介入血管造影);血管痉挛(介入血管造影)。
大片脑梗死/脑水肿。
病理
严重的细胞肿胀,颅内压↑。
临床要点
影像学可以证实,但不能代替临床判断;
必须排除昏迷的可逆性因素;
切记:脑死亡首先是临床诊断,法定的标准各异;
脑死亡的临床诊断高度依赖采用既定标准的有经验的检查者。
CT平扫:弥漫性脑水肿、临床诊断脑死亡。灰白质交界消失,弥漫性脑回、脑沟消失,侧脑室后角消失。
放射性核素扫描:由于脑死亡的颅内血流缺乏而出现典型的“电灯泡”征和“热鼻子”征,颅内动静脉未见到放射学核素。
DSA:经颈总动脉注射造影剂,只有颈外动脉分支显影(箭头),无造影剂充盈颈内动脉。无颅内血流支持脑死亡的诊断。CTA也可用来帮助诊断脑死亡。
T1WI增强压脂:血管和鼻窦黏膜未见强化,海绵窦可见造影剂逆流。
来源:熊猫放射(脑部影像诊断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