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Surufatinib plus toripalimab combined with etoposide and cisplat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 phase Ib/II trial
索凡替尼+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顺铂作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一项Ib/II期试验
发表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 40.8)
通讯作者:张力 方文峰
第一作者:张亚雄 黄岩 杨云鹏 赵媛媛 周婷
主要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团队开展的“索凡替尼+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顺铂一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在国际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该研究刷新了晚期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最长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首次突破21个月。
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一线治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本试验首次研究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索凡替尼)(20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联合抗PD-1治疗(特瑞普利单抗)(240毫克,第1天,静脉滴注)与依托泊苷(100毫克/平方米,第1-3天,静脉滴注)和顺铂(25毫克/平方米,第1-3天,静脉滴注)作为晚期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4996771。四药方案每3周进行一次,共4个周期,随后进行索凡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的维持治疗。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期。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所有38例患者均纳入安全性分析,而只有35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因为3例患者在治疗后失去疗效评估。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1.3个月后,ORR为97.1%(34/35),DCR和肿瘤缩小率均为100%(35/35)。中位PFS期为6.9个月(95%CI:4.6个月~9.2个月),中位OS期为21.1个月(95%CI:12.1个月~30.1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66.94%、51.39%和38.54%。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的发生率为63.2%(24/38),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31.6%,12/38)、白细胞计数减少(23.7%,9/38)和血小板计数减少(10.5%,4/38)。未出现意外不良事件。这种新的四药方案(索凡替尼、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治疗效果和可耐受的毒性。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并且易发生远处转移的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晚期小细胞肺癌在一线治疗上迎来了突破:抗PD-1/ PD-L1抗体联合依托泊苷+顺铂/卡铂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含铂双药方案,使中位总生存期由10个月增至12-15个月。索凡替尼作为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瘤的靶向药物,具有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3(VEGFR-1,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在内的多种靶点。有研究表明,索凡替尼可显著增加M1型巨噬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与免疫治疗联用可延长生存期。另外,索凡替尼可通过诱导铁死亡,与顺铂联用能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因此,值得探究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及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团队据此开展了这项单臂,Ⅰb/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索凡替尼+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顺铂”一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21年12月到2023年8月期间,该研究共纳入38例患者,有3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前期研究数据已在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大会(ESMO IO)(No.149P)及2023年ESMO IO(No.124P)上报道。
在疗效方面,客观缓解率(ORR)为97.1%(34/35),疾病控制率(DCR)和肿瘤收缩率均为100%(35/35)。
历经中位21.3个月随访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1个月。
生物标记物分析显示:PD-L1阳性或肿瘤突变负荷(TMB)高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更长。
在安全性方面,≥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为63.2%(24/38),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31.6%,12/38)、白细胞计数下降(23.7%,9/38)、血小板计数下降(10.5%,4/38)。未发生非预期的不良事件。
近期,另一种四药联合方案“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和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Ⅲ期研究(ETER701)的报道了其疗效及安全性:客观缓解率(ORR)为81.3%,中位PFS期为6.9个月,中位OS期为19.3个月,≥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93.1%。本研究提出的四药方案“索凡替尼+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顺铂”,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不输ETER701且更具优势,刷新晚期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最长生存期,值得进一步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导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肺癌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主任医师
中肿国家重点实验室PI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青年人才”
“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
CSCO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青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