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已成为国内外认可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管理新指标。在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简称“2020版CDS指南”)中[1],也与时俱进地引入了该指标。这意味着,在我国糖尿病管理中,TIR将与传统血糖监测指标一起,助力实现更精确、更平稳、更全面的血糖控制。
指南更新,首次引入血糖评估新指标
TIR概念及2020版CDS指南推荐要点
TIR是指24 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 mmol/L)的时间(用min表示)或其所占的百分比,可由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数据或自我血糖监测(SMBG)数据(至少每日7次血糖监测)计算。
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TI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均显著相关。TIR与HbA1c呈线性负相关,根据TIR可粗略估计HbA1c水平,如70% TIR约相当于HbA1c 7.0%[2]。多项观察性研究显示,TIR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的替代标志物及妊娠结局显著相关[3-6]。此外,大型队列研究显示,TI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也显著相关[7]。
基于目前证据,2020版CDS指南指出TIR有望成为评价血糖的有效指标,并将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作为B级推荐[1]。关于TIR控制目标,2020版CDS指南引用2019年TIR国际共识推荐的1型糖尿病(T1DM)及T2DM TIR控制目标>70%,并强调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及血糖波动。
国内外指南/共识对TIR推荐一览
自2019年TIR国际共识发表后,国内外已有多个糖尿病指南纳入TIR指标。
2019年TIR国际共识:规范了TIR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并针对不同糖尿病人群设定不同的TIR目标值,包括大多数T1DM/T2DM、老年或高风险T1DM/T2DM、T1DM合并妊娠、T2DM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患者(图1)[8]。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20年糖尿病诊疗标准》:指出TIR是反映患者血糖稳定性、监测并发症的重要指标,推荐TIR可用于血糖控制的评估[9]。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纳入TIR指标,并将其作为血糖波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10]。
图1. 针对不同糖尿病人群设定不同的TIR目标值
TIR助力平稳控糖
TIR作为CGM报告中评估短期血糖变异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反映葡萄糖信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20版CDS指南将TIR纳入到血糖控制目标,意味着将“血糖控制达标”这一要求上升至“血糖平稳控制达标”的量化管理新高度。
通过血糖监测手段可获得TIR数据,下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各种血糖监测方法。
现行血糖监测方法互为补充,
CGM关系密切需关注
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各有千秋
2020版CDS指南推荐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毛细血管血糖监测、CGM、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虽操作简单,但由于所测均为点血糖值,故无法精细反映全天血糖波动变化。Hb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但仍存一定局限性,如不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波动情况等。GA能反映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但其结果受合并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影响较大。
CGM成血糖监测新趋势
相较于以上传统血糖监测方法,近年来新兴且快速发展的CGM在某些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包括可24 h全面反映血糖波动特征、及时发现低血糖、直接观察血糖变化趋势、指导调整降糖方案、减少指血监测痛苦和提高监测依从性等。
2020版CDS指南也强调CGM在血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其可提供丰富的血糖信息,并据此计算出TIR等很多反映血糖波动的参数,较好地弥补了HbA1c的不足,对优化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HbA1c联合SMBG和CGM是优化血糖管理的基础。如果HbA1c已达标,但SMBG和CGM的结果显示有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很大,亦需调整治疗方案[1]。
目前,CGM技术不断迭代,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适用人群包括T1DM、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应用SMBG监测但仍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糖/高血糖、血糖波动大或对低血糖恐惧的T2DM患者、妊娠期患者以及患者教育等情况。
CGM是获取TIR的重要手段
从本质上讲,TIR之所以能成为糖尿病管理的新兴指标,主要是基于CGM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尽管通过SMBG亦能计算TIR,但CGM是测定TIR的最佳工具,目前研究中应用的TIR均以CGM测定为主。CGM通过动态葡萄糖图谱(AGP)报告来提供反映全天血糖水平变化的完善数据参数,在众多数据指标中,TIR简单而直观,是CGM标准报告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目前,真实临床中糖尿病患者TIR相关数据较为有限。2020 ADA年会上报道的英国一项真实世界(n=10370)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TIR水平尚不理想,平均TIR为43%,TIR≥70%者仅10%[11]。这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更加重视和关注TIR这一评估血糖控制的全新指标,而这需以CGM的普及应用为基础。
目前,随着国内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CGM已成为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并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和应用。有充分的循证证据,应用CGM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多重获益,包括控糖效果更佳、减少低血糖风险、降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住院风险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适用人群中规范化应用CGM,是获取TIR指标以帮助更平稳控糖的有效措施。
然而,临床情况错综复杂,血糖监测手段的应用还应视患者个体情况和医疗条件而定。对于没有条件或不适合应用CGM的糖尿病患者,传统血糖监测仍需重视。2020版CDS指南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需进行SMBG,监测频率应视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而定,兼顾有效性和便利性。如用SMBG数据计算TIR,一般要求检测点至少为七点(三餐前后+睡前)。
总结
2020版CDS指南顺应时代变化纳入新指标TIR,正是充分认可了TIR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其在全面反映葡萄糖信息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临床医生应重视TIR在血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强患者教育,增强其对提升TIR获益的理解。相信随着CGM和TIR的普及以及规范应用,我国糖尿病管理将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7-411.
[2]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11(12):825-827.
[3] Beck RW,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 42(3): 400‑405.
[4] Lu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11): 2370‑2376.
[5] Lu J,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20; 22(2): 72‑78.
[6] Kristensen K, et al. Diabetologia. 2019; 62(7): 1143‑1153.
[7] Lu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21; 44(2): 549-555.
[8] Battelino T, et al. 2019 Aug;42(8):1593-1603.
[9] ADA. Diabetes Care. 2020;43(suppl 1):s1-s212.
[10]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1):14-46.
[11] 2020 ADA ePoster presentation. 906-P, 878-P.*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于淼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