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王槐志教授 | 点亮创新之光,胸腺法新显著改善胰腺肿瘤微环境,助力胰腺癌围术期治疗大有可为

2024-01-20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我国胰腺癌疾病负担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第6位,患者生存期较短,疾病现状不容乐观。从疾病特点来看,胰腺肿瘤微环境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导致胰腺癌患者对放、化疗不敏感及预后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联合免疫调节剂(如胸腺法新)的治疗方案可改善胰腺癌肿瘤微环境,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疗效,有利于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本期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王槐志教授将为广大读者分享一例胰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成功实现肿瘤降期、顺利完成手术的诊疗过程,新辅助化疗联合胸腺法新为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现将诊疗经过整理如下,希望为读者带来启示与思考。






王槐志 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

重庆市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肝胆胰疾病智慧诊疗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重庆市外科学会(一级学会)会长

国际胰腺病协会(IAP)理事

国际胰腺病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终身顾问

亚太地区胰腺病协会(AOPA)理事

2020亚太地区胰腺病协会年会主席

世界内镜协会消化外科联盟副理事长兼重庆地区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胰腺疾病大数据中心(CPDC)指导委员会专家

国家远程医疗互联网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专家委员会(重庆)联席主席

国家基金二审评委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省部级干部及两院院士保健专家

重庆市委直接联系专家

重庆市首批医学领军人才

重庆名医∙卓越建树奖获得者

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肝胆胰腺外科)

重庆市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重庆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会长

重庆市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副会长

重庆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数字医学委员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一审、二审评委

美国/国际胰腺病协会2011-2015年年会胰腺癌专题主席

美国/国际胰腺病协会2010-2017、2019年会“摘要遴选委员会”专家

Pancreas副编辑;Pancreatology编委;IJC审稿人

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岗位津贴获得者



王槐志教授专访



【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32岁,以“上腹部疼痛不适2月余”为主诉入院。外院腹部CT提示胰腺癌伴肝内多发转移可能。近期体重下降13kg。





【辅助检查】




外院腹部CT提示:胰头部占位,病灶包绕肠系膜上静脉并伴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胰腺癌伴肝内多发转移可能。


肿瘤标志物:CA-199大于上限值。


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及心肺功能检查等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胰腺导管腺癌伴肝内多发转移(IV期)





【治疗经过】




  • 新辅助治疗:

患者明确诊断为晚期胰腺导管腺癌,伴肝内多发转移。经MDT讨论后决定予新辅助化疗+胸腺法新治疗,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免疫力。


外院AG方案:GEM 1000mg/m2+白蛋白紫杉醇 100mg/m2 ,2周期(疗效欠佳);


我院m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85mg/m2,亚叶酸钙400mg/m2,伊立替康150mg/m2,5-FU 2.4g/m2 46h,2周期;


经剂量优化调整,患者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


  • 疗效评估

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钩突部肿块较前明显减小,肝脏多发转移较前明显减小,肝门区、门腔间隙稍大淋巴结显示,较前明显减小。CA-199下降至3.9U/mL。


  • 手术治疗

患者于新辅助治疗后行扩大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患者顺利完成术后相关综合辅助治疗,并予胸腺法新贯穿全程治疗。目前,患者严密随访中,生存期显著延长。





【术后随访




术后无并发症,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完成术后相关综合辅助治疗;


胸腺法新贯穿治疗全程,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严密随访





专家点评




Q1:该患者为胰头癌伴肝内多发转移可能,无法直接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经过MDT综合评估,最终给予患者新辅助化疗+胸腺法新治疗方案。请您谈一下对该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方案与周期的考量?





王槐志教授:本例患者胰腺导管腺癌诊断明确,影像学检查示胰头部占位,病灶包绕肠系膜上静脉并伴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胰腺癌伴肝内多发转移可能。经综合评估,患者存在巨大肿瘤、肠系膜静脉受侵、伴有肝内远处转移、体重快速下降等手术高危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治疗不应仅关注病灶的切除,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局同样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目的。本例患者在确诊时肿瘤负担重、一般状态较差,不适宜行手术治疗。而新辅助治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切除率,改善患者生存。经MDT评估,建议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降期,争取手术机会。


至于新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目前,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尚无标准方案,周期一般推荐2~4个周期,且建议根据密切复查结果调整新辅助治疗周期。结合本例患者诊疗过程来看,其在外院完成AG方案新辅助化疗2周期,但疗效欠佳,故更换为m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方案,同时,予患者胸腺法新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免疫力。经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后,患者原发灶及肝脏多发转移明显缩小,疗效良好,安全耐受,成功为患者争取到手术机会。




Q2:本例患者新辅助化疗+胸腺法新治疗2周期后经MDT讨论决定行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治疗的时机,请您分享下宝贵的思考与见解。





王槐志教授:胰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其时机需经MDT讨论后慎重决定。综合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提示疾病缓解或未见明显进展、CA-199稳定或下降、临床状态(体力、疼痛、体重/营养状况等)改善等。


本例患者接受2周期mFOLFIRINOX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后,原发病灶有所缓解,且肝内远处转移病灶明显减少乃至消失,成功实现肿瘤降期,且患者未见明显化疗不良反应。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经MDT讨论确定患者符合可手术标准,故行扩大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新辅助化疗对术中操作影响甚微。


由此可见,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判断。




Q3:本例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治疗过程中,免疫调节剂胸腺法新贯穿全程应用,为患者提供了重要保障。请您结合丰富临床经验谈谈,胸腺法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结局有着何种作用?





王槐志教授:胸腺法新贯穿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治疗全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方面,胰腺癌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导致胰腺癌患者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欠佳。同时,胰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表达低下,CD3+、CD4+表达百分率显著更低。而胸腺法新的应用可改善肿瘤局部微环境,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另一方面,胸腺法新还可减轻化疗药物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围术期化疗不良反应,并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护化疗和放疗过程中受损的骨髓细胞和免疫细胞。一项探索胸腺法新对围术期胰腺癌患者血中T和NK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胸腺法新可减轻手术创伤所带来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加快术后细胞因子变化趋势,减轻术后炎症介质所致的损伤,为患者在术后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Q4:纵观胰腺癌临床实践,目前以胸腺法新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在胰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探索取得诸多成绩,请您结合相关临床证据,谈一下免疫调节治疗在胰腺癌中值得关注的探索方向。





王槐志教授:作为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的免疫调节剂,胸腺法新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胸腺法新在围手术期治疗、内科联合治疗中,都有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围术期治疗方面,胸腺法新与新辅助/辅助治疗联合,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质量疗效,并且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患者围术期治疗保驾护航。同时,手术创伤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胸腺法新可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抑制作用,加快术后细胞因子变化趋势,减轻术后炎症介质所致的损伤反应。


在内科治疗方面,胸腺法新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疗效,改善患者体力状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基于多项循证证据,胸腺法新被《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诊疗指南》等多项权威指南纳入胰腺癌支持治疗推荐,为患者带来全面获益。期待未来胸腺法新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惠及广大患者群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