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4年5月31日-6月4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芝加哥召开。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全面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涵盖各种肿瘤的治疗以及相关技术和基础研究等内容,为业界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肿瘤诊疗的科学和艺术:从关怀到治愈(The Art and Science of Cancer Care: From Comfort to Cure)”。
针对大会的海量学术内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团队开辟【“放”眼看前沿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24年ASCO会后会系列报道】专栏,“国家队”优选放疗相关研究,带您一起掌握放疗领域最新进展,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本篇为专栏中的第四篇,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余荣教授带队领学。
01:新辅助5-FU联合顺铂(CF)对比CF+多西他赛(DCF)或CF+放疗(CF-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Ⅲ期研究:JCOG1109研究5年随访结果
02: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GASTO 1071研究
03: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根治性放化疗治疗食管鳞癌以及探索免疫活性内在亚型的预后价值:NOBEL研究
04: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在寡复发食管鳞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Ⅱ期研究
JCOG1109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DCF三药化疗较CF双药化疗提高了3年生存率。本文旨在报告5年随访结果。
符合条件的临床ⅠB、Ⅱ、Ⅲ期(不包括T4)(UICC 7版分期)的食管鳞癌患者按1:1:1随机分配至接受新辅助CF(顺铂80 mg/m²,d1,5-FU 800 mg/m²,d1-5,q3w,共2周期)、DCF(多西他赛70 mg/m²,d1,顺铂70 mg/m²,d1,5-FU 750 mg/m²,d1-5,q3w,共3周期)或CF-RT(顺铂75 mg/m²,d1,5-FU 1000 mg/m²,d1-4,q4w,共2周期+放疗41.4 Gy/23 f)。主要终点是总生存(OS)期,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毒副反应。
自2012年12月至2018年7月,共纳入601例患者,其中CF组199例、DCF组202例、CF-RT组200例。88.2%为男性,中位年龄65岁(范围30~75岁),62.6%为临床Ⅲ期(非T4)。中位随访时间为5.5年(范围0-10.6年)。CF组、DCF组和CF-RT组的中位OS期分别为5.8年、10.2年和8.2年,5年OS率分别为51.9%、65.1%和60.2%(CF对DCF,P=0.004,CF对CF-RT,P=0.15)。对OS进行分层Cox分析显示,DCF对CF的HR为0.68(95%CI, 0.51~0.91),CF-RT对CF的HR为0.86(95%CI, 0.66~1.13)。探索性分析显示,DCF对CF-RT的HR为0.78(95%CI,
0.59~1.05)。CF组、DCF组和CF-RT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2.7年、9.5年和5.8年,5年PFS率分别为42.6%、55.7%和53.5%。CF组3年数据分析时有4例治疗相关死亡和15例其他原因死亡,近2年新出现1例治疗相关死亡和2例其他原因死亡。DCF组初始有4例治疗相关死亡和10例其他原因死亡,近2年新出现3例其他原因死亡。CF-RT组初始有4例治疗相关死亡和27例其他原因死亡,近2年新出现2例治疗相关死亡和4例其他原因死亡。
随访5年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DCF方案较CF方案仍展示出在OS和PFS方面的显著获益。
对于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癌,与新辅助双药化疗方案相比,新辅助三药化疗方案有明显生存获益,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无显著生存获益。但该研究并未直接对比三药化疗和同步放化疗,且探索性分析显示两者OS无显著差异。目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仍是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本研究旨在探索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C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是一项Ⅱ期、非随机、双臂临床试验,纳入分期T1-4N0-3M0-1(M1只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2周期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联合特瑞普利单抗(240 mg,q3w)治疗,序贯接受CCRT(A组总剂量60 Gy,B组50 Gy,同步口服卡培他滨)。主要终点是PFS期。
自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共纳入124例患者,其中A组63例,B组61例,CCRT后2月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3.7%和93.4%。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1.3个月和17.0个月。A组12和18个月PFS率分别为78.3%和64.4%,而B组相应为75.7%和63.6%。A组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9.0%和12.7%,而B组相应为24.6%和3.3%。A组中3级和5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2%和1.6%,而B组中未发生3级及以上肺炎。两组均各有1例患者发生食管瘘。
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接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新辅助化免治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能安全有效,60 Gy和50 Gy放疗剂量未显示出PFS的明显差异。
本研究探索可手术和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疗效及相关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Ⅱ期单臂临床试验。入组患者接受原发灶50.4 Gy/28 f和区域淋巴结区域41.4 Gy/23 f的放疗方案。同步CF方案化疗4周期(顺铂75 mg/m²,d1,5-FU 1000 mg/m²,d1-4),纳武利尤单抗(240 mg/m²,q2w,最长1年)。主要终点是安全性(4级及以上非血液学毒性≤10%以及3级及以上肺炎≤15%)。次要终点包括OS期、PFS期、完全缓解(CR)率及无食管切除生存(EFS)期。根据51个免疫相关基因评分,>80分为高活性内在型而<80分为低活性内在型。研究因入组缓慢而提前终止。
自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共入组42例患者,其中25例为可手术患者,16例为不可手术患者。2例(4.8%)患者发生3级肺炎。整体1年OS率、PFS率和EFS率分别为92.7%、65.4%和78.0%。可手术患者的1年OS率、PFS率和EFS率分别为100%、79.6%和84.0%,而不可手术患者相应为81.3%、43.8%和68.8%。整体CR率和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3.2%(95%CI, 58.1%~84.3%)和87.8%(95%CI, 74.5%~94.7%)。可手术和不可手术患者的CR率分别为84%(95%CI, 65.3%~93.6%)和56.3%(95% CI, 33.2%-76.9%)。治疗前免疫高活性内在亚型患者(n=4)CR率为100%,而免疫低活性内在亚型患者(n=37)CR率为70%。
纳武单抗联合根治性CCRT对食管鳞癌可能提高疗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治疗前免疫高活性内在亚型可能预示着更高的CR率。
纳武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鳞癌短期随访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控。免疫活性内在亚型可能成为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仍需长期随访、大样本研究证实。
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且预后较差。本研究旨在探索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寡复发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为一项Ⅱ期临床研究,在第一阶段纳入10例患者探索该治疗模式的安全性,在第二阶段探索疗效。寡复发定义为术后三个月出现进展且转移不超过三个区域。局部复发定义为瘤床或吻合口复发。区域淋巴结复发包括纵隔和腹腔淋巴结复发。远处复发包括锁骨上、腹膜后及其他远处脏器的复发。患者接受50.4~60 Gy,每次1.8~2 Gy的放疗,放疗期间行替雷利珠单抗(d1,d2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50 mg/m²,d2,d23)+顺铂(75 mg/m²,d2-4,d22-24)2周期。放化疗后,继续接受3~6个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q3w)和2~4周期的巩固化疗。主要终点为1年OS期,次要终点包括1年PFS期、ORR和毒副反应。
自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纳入44例患者,复发模式包括局部(15.9%)、区域淋巴(47.7%)、远处(13.6%)和混合性(22.7%)。在第一阶段,有1例患者出现了3级免疫相关性皮疹。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放化疗,36例(81.8%)患者完成了两个周期的免疫治疗,ORR为84.1%。在同步放化疗期间,≥3级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包括恶心(9.1%)、呕吐(4.5%)、厌食(4.5%)、白细胞减少(13.6%)、肝炎(2.3%)、放射性食管炎(1.4%)、皮疹(4.5%)。共发生5例免疫相关毒副反应,包括2例皮疹,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炎和胃肠炎各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1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3.2%和79.2%。中位OS期和PFS期尚未达到。
在根治术后寡复发的食管鳞癌患者中,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取得较高的1年OS率且毒副反应可控。
初步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食管癌术后寡复发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同时毒副反应可控。为寡复发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领衔专家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余荣
校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常笑 邓玮
翻译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孙佳文
通讯员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郑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