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低密度脂蛋白“坏”在哪?

2021-06-18作者:壹声热点
血脂异常非原创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称为“好胆固醇”。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坏”在哪?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把肝脏中的脂肪类物质运送到全身组织的细胞中供细胞利用,如果运输太多了,一方面会把过多的脂肪送到细胞里,易造成细胞“肥胖”而发生问题;另外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多,其携带的胆固醇易积存在动脉壁上,使血管变厚、长出斑块,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是一个坏的胆固醇,如果偏高了,容易形成动脉硬化,使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目前认为血浆中LDL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主要途径是由VLDL异化代谢转变而来;②次要途径是肝合成后直接分泌到血液中。


LDL的降解是经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细胞膜表面的被覆陷窝是LDL受体存在部位,即LDL中的ApoB100被受体识别,将LDL结合到受体上陷窝内,其后再与膜分离形成内吞泡,在内吞泡内经膜H+-ATPase作用,pH降低变酸,LDL与受体分离并与溶酶体融合后,再经酶水解产生胆固醇进入运输小泡体,或者又经ACAT作用再酯化而蓄积。血浆中65%-70%的LDL是依赖LDL受体清除,少部分(约1/3)被周围组织(包括血管壁)摄取异化。一旦LDL受体缺陷,VLDL残粒由正常时大部分经肝LDL受体识别,而改为大部分转变成LDL,使血浆中LDL浓度增加。


人体血液中有4种脂肪:胆固醇、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类。胆固醇是一种复合体,大部分由肝脏制造。人体内胆固醇的总量为100到200克。其中三分之二在体内自行合成,三分之一来自食物。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清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对二。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可有四种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 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0.9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过高会引起:


1、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2、诱发脂肪肝


肝功能不全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长期偏高,有可能诱发脂肪肝,出现肝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症状。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度脂蛋白血症。


来源:基层检验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