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年后患癌风险增高竟与儿童期得这种病有关?近期,加拿大一项研究“Long-term Cancer Risk in Patients With Pediatric-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 the Canadian Population”探讨了儿童炎性肠病(IBD)患者的长期癌症风险,研究结果于2020年3月29日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
在【路透社健康频道】的采访中,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患有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是克罗恩病(CD)的儿童在成年后患癌症风险较高。
温尼伯市曼尼托巴大学的Wael El-Matary博士在发给【路透社健康频道】的邮件中写道,“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癌症事件并不常见,但IBD会使患儿成年后的患癌风险翻倍。”
El-Matary博士及其同事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IBD发展为胃肠道肿瘤可能是由肠道炎症引起的,而肠外肿瘤(例如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发生则可能与免疫监测受损有关,然而这一风险在IBD患儿群体中没有得到详实的论证。”
该研究利用曼尼托巴大学的IBD流行病学数据库,入选了947例18岁之前患有IBD的患者。其中,576例患有CD,其余371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UC)。 IBD诊断的中位年龄为14岁。该研究通过曼尼托巴省癌症登记处证实了1984年至2018年间在病例组与9,272例对照组中诊断出的癌症以及门诊用药数据,其中包括硫唑嘌呤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
研究人员强调,收集到的信息能够代表曼尼托巴当地全体人群,因为所有居民都可以享受全面的全民健康保险,并且无须缴纳保险费。
IBD患者的总体癌症发生率为每100,000人年114例,而对照组为每100,000人年57例。在IBD患儿中有17例确诊癌症,而对照组仅为75例(危险比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IBD组中,确诊癌症时的中位年龄为37岁,所患癌种包括大肠癌、非黑素瘤皮肤癌和淋巴瘤。与对照相比,CD患者的癌症风险增高(HR,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UC患者(HR,1.24)仅在数值上增高,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的胃肠病学家迈克尔·J·巴特尔博士在对【路透社健康频道】的采访中说道,这项研究提供了“IBD相关的又一证据,即CD患者今后出现结肠癌以及其他肿瘤(例如淋巴瘤)的风险要高于UC患者。”未参与该研究的Bartel博士补充道,“研究还发现IBD治疗药物硫嘌呤(比值为0.43)和抗TNF药物(OR为0.56)与癌症的发展没有显着相关性。”
编译 | mirage
来源:medscap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