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常用β受体阻滞剂:
注意事项:
小剂量起始,每隔2~4周可剂量加倍,逐渐加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静息心率降至60次/分左右的剂量),并长期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Ⅰ,A)
突然停药会导致病情恶化
2019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律学会(HRS)房颤合并心衰指南:
节律控制策略并不优于心律控制策略
2018年中国心衰指南建议:
宽松的心率控制:减少运动和静息时的症状
控制在60~100次/分,不超过110次/分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指南:
尚无令人信服的治疗可降低HFpEF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包括控制静息心率
主要针对症状、心血管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
降压对症治疗,可优选β受体阻滞剂、ACEI/ARB(Ⅱa,C)
心率增快与HFpEF窦律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再入院和死亡风险升高的标志物。
HFmrEF与HFpEF的临床表型不尽相同,目前关于其临床特点、病理生理、治疗与预后的临床证据有限
初步研究显示,HFmrEF在病因学、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合并症、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介于HFrEF与HFpEF之间
对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的回顾性分析及荟萃分析表明,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能改善HFmrEF患者的预后
慢性HFrEF患者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DHF),鉴别是否与β受体阻滞剂应用相关,相关则适当减量,趋于平稳后再逐渐加量
血流动力学稳定或无禁忌证,可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用量
新发心衰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应尽早使用
伊伐布雷定联合β受体阻滞剂是优化心衰治疗的新途径
注意事项:
住院期间需要静脉正性肌力药的患者是高危人群,应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ADHF稳定期,建议使用低剂量,缓慢滴定
测试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6.25 mg,卡维地洛3.125 mg
地高辛可用于晚期疾病患者:缓解症状,控制房颤患者的静息心率
静脉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衰的应用:
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的HFpEF
心肌缺血、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功能失代偿,且不存在低心排、低灌注和低血压等禁忌证时,严密监测血压及血液动力学下应用
交感过度激活贯穿心衰发展全过程,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衰的基石用药,与再住院和死亡风险的改善息息相关。根据心衰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与心衰预后直接相关。指南推荐HFrEF尽早、足量、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衰疾病负担严重,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不充分,心衰管理亟待规范化。心衰仍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上内容摘自2020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论坛”北部战区总医院 韩秀敏教授 报告)
编辑:沐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