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人体产生过多血尿酸或者血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它对肾脏所造成的损害被称为尿酸性肾病。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引起间质性肾炎。
尿酸是我们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的形成80%来自体内的代谢,20%是来自于体外的摄入。它的排泄途径2/3是通过肾脏排泄,1/3是通过肠道排泄,不论是生成的尿酸过多,还是肾脏排泄尿酸的减少,都可以导致尿酸在体内的蓄积。
由于尿酸盐在血中浓度过饱和,从而导致很多尿酸盐沉积到肾脏,导致肾脏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夜尿、血尿酸升高以及肾小管功能损害等。
尿酸性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如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疾病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时机,则病情继续恶化,可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这种情况下需要透析治疗。
主要包括: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肾结石。其中,80%的患者是男性,20%的患者是女性。
如果考虑是急性尿酸性肾病,建议患者应当遵医嘱进行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同时应该注意饮食控制,减少热量摄入以及降低控制适当体重等。
如果考虑是慢性尿酸性肾病,当患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时可以遵医嘱应用一些降尿酸药物,如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等来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相关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必要时进行有关调整。
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保护肾脏的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些碱化尿液以及降低尿酸的药物,患者应当注意保持足够液体摄入,并且应当保持足够的尿量,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定期随诊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日常饮食方面,注意不能喝酒,不吃海鲜、动物内脏,不喝肉汤,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来源: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