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创新引领,驰而不息|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CSCO BC年会次日精华,一文纵览!

2024-04-19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人间最美四月天,值此春意盎然之际,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于4月12-13日在北京如期召开!全国各地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研热点问题,共话前沿进展,共襄中国肿瘤学术盛事!


4月13日,精彩延续,大会进入第二天的日程,会场大咖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与会者热情不减,为广大乳腺癌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继续奉献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程跟进此次大会,为广大读者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会议报道。现特整理大会次日精粹,以飨读者。



名家引领,悉心相授
“名家视角”报告专场






在“名家视角”报告专场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国胜教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崔树德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安徽省肿瘤医院潘跃银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以“基于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表示中国乳腺癌的疾病负担非常严重,随着分子分型的发展,乳腺癌已开展了精准治疗时代。团队围绕HR+、三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开展了大量临床及转化研究,探讨了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最后徐院士表示生物标志物、耐药机制、基因表达谱、联合治疗模式等方面是未来乳腺癌的重要研究方向。


报告结束后,徐院士与现场的专家、学者就化疗与免疫联合模式、ADC克服耐药策略、优化药物配伍和给药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乳腺癌的分型精准治疗"发表了主题报告,表示分型精准治疗将是乳腺癌诊疗的下一次变革。报告介绍了分型精准治疗的概念以及中国乳腺癌分子特征。为了建立分型精准治疗的新模式,邵教授团队绘制了聚焦国人乳腺癌特征的多组学图谱,建立了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标准,并举一反三,继续向腔面型乳腺癌的分型精准治疗进行拓展探索,有望引领乳腺癌诊疗模式的变革。


报告结束后,邵教授与现场同道就特定基因突变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乳腺癌病理分型预后预测、患者临床管理、临床研究中分子分型标准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荫华教授针对“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更新解读”进行了汇报,指出指南编写委员会根据高级别研究证据,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现状,为乳腺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提供客观、具体的推荐。新版指南针对“乳腺癌术前评估”和“浸润性乳腺癌诊治”两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并新增了四级手术、男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乳腺癌、育龄期女性乳腺癌生育力保存、乳管镜、术后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等方面的指南推荐。


报告结束后,刘教授与现场专家、学者就预后分期的意义、四级手术及微创手术占比、乳腺癌腋窝清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以“乳腺癌肿瘤整形保乳和乳房重建决策——乳腺外科视角”为题进行了报告,介绍了我国肿瘤整形保乳技术的应用情况和趋势、各类整形保乳技术的特点、适应证以及实践要点,探讨了乳腺癌肿瘤整形保乳和乳房重建的临床模式,强调在提升专科运行效能、推进能力培训的同时,需要加强多学科高效协同,共同提升MDT外科诊疗能力和规范化。


报告结束后,吴教授与现场同道就放疗在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术前放疗和新辅助治疗对保乳整形术后疗效的意义、腔镜保乳手术的术后复发和安全性、乳房皮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乳腺癌精确分层治疗新理念——2024 CSCO BC指南要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新版指南诞生及修订的过程,总结了包括HR+乳腺癌解救治疗和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解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和新辅助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解救治疗以及乳腺癌脑转移和骨转移等方面的指南更新情况,并结合关键临床研究结果,对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告结束后,江教授与现场专家、学者就CSCO BC指南分层思路、三阴性乳腺癌化免联合方案的可及性、后线治疗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扎根基础,聚焦前沿
“转化医学”报告专场






在“转化医学”报告专场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敬静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海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苏士成教授探讨了“乳腺癌腔镜/机器人手术进展”,对乳腺癌腔镜/机器人手术发展史及术式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目前乳腺癌腔镜/机器人手术追求的是乳腺癌精准微创手术的开发,重点讲解了腔镜下术中导航保乳手术的原理和疗效;还提到机器人背阔肌肌瓣转移修补术相对腔镜背阔肌肌肌瓣转移修补术的主要优点在于过滤了人手颤动,突破人手转动的局限性;总结了乳腺癌微创手术的体系创新历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就“临床难题的科学探索:构建乳腺癌多组学图谱”进行了主题报告。他强调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面临的困境是肿瘤异质性强,“一刀切”化疗效果差,而想要解决这一困境关键是如何明确分子分型,进而开展精准治疗。基于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邵志敏教授的带领下通过队列构建-图谱绘制-靶标鉴定-精准治疗的总体思路,形成了复旦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模式。


报告结束后,江教授与现场专家、学者就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如何基于复旦分型找到关键的驱动机制进行了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分享了“基于新辅助平台的转化研究思考”,介绍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历史演进,并指出I-SPY2系列研究是适应性研究设计的代表,I-SPY2的转化研究模式基于临床试验的疗效数据,结合生物样本库及高通量分析探索了优势治疗臂的敏感/耐药的生物标志物,鉴定了分子特征并优化现有分型体系她强调,新辅助治疗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平台,需要临床转化研究不断优化治疗策略。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分类治疗”报告专场



靶向HER2治疗







在“分类治疗-靶向HER2治疗”专场中,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蒋宏传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探讨了“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治疗进展”,他强调了抗HER2治疗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功能性蛋白位于细胞表面并且肿瘤特异性高表达抗原,指出新辅助治疗的术后辅助治疗中需要考虑比T-DM1更有效的方案以及帕妥珠单抗(P)全程使用的合理性,指出未来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要追求更安全、更方便、更合理、更精准的目标。HRE2患者是具有异质性的人群,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新辅助模式,但离精准化治疗还有一定距离,需要继续努力探索。



解放军总医院王涛教授就“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进行了主题报告。她指出HER2阳性乳腺癌一直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前新药研发如火如荼,为进一步提升HER2阳性乳腺癌疗效提供了希望。王教授对CLEOPATRA、PHILA、PHENIX、PHOEBE、Destiny-Breast-03等经典研究进行了介绍,表示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TKI治疗失败患者的一线治疗、ADC治疗失败患者的后续治疗需要继续探讨。


报告结束后,王教授与现场同道就ADC联合治疗模式、HER2阳性乳腺癌的亚型分类、临床治愈的患者靶向维持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内分泌治疗







在“分类治疗-内分泌治疗”报告专场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段学宁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姚和瑞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刚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教授进行了题为“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对辅助治疗中的卵巢功能抑制(OFS)和CDK4/6i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OFS能够降低复发风险,改善OS,若淋巴结阳性且年龄小于45岁,则获益更显著,AI+OFS与TAM+OFS能够改善DRFS,但不改善OFS;而在CDK4/6i的选择上,则需要根据药物适应证、更长期随访数以及和获批情况综合考虑。


报告结束后,廖教授与现场同道就卵巢功能状态对乳腺癌复发风险评估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带来了“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的主题报告,指出近年来HR+晚期乳腺癌治疗在不断发展,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治疗主流。李教授依据患者分层类型,结合重要临床研究结果,对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思路做了梳理,探讨了CDK4/6抑制剂与内分泌治疗的最佳配伍模式以及晚期HR+乳腺癌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的策略选择。





免疫治疗







在“分类治疗-免疫治疗”报告专场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翔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建国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王建东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云南省肿瘤医院聂建云教授探讨了“三阴性乳腺癌早期免疫治疗策略”,指出免疫干预应答会因免疫微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TNBC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而早期比晚期患者的免疫富集程度更高。目前共识认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早期TNBC患者的pCR率,并且能够转化成EFS的获益,但在获益人群、策略、最佳搭档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争议,配伍联合和机制探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带来了“三阴性乳腺癌晚期免疫治疗新进展”的报告,指出TNBC具有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目前优势分子亚型逐渐明晰,早期比例增高,临床研究集中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面,过继免疫、CAR-T和疫苗等其他手段也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报告针对TNBC免疫治疗的循证证据、模式探索、优势人群以及新型免疫组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临床实践




在压轴的“临床实践”报告专场中,江泽飞教授主持了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病例分享环节,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海伦迪勒家庭综合癌症中心Hope S. Rugo教授莅临现场,对病例给出精彩点评与诊疗策略分享。几十位与会专家纷纷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对病例的深刻理解和诊疗经验,会场讨论氛围热烈。该环节为参会者提供了对临床实践的宝贵参考和启示,帮助参会者更好地理解MDT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以及思考如何将MDT理念融入临床实践中。


热点探讨,碰撞火花
分会场精粹


会次日还设立了“人智能与数字医疗生态”和“乳腺症护理与个案管理”两个主题专场,会场中,专家学者针对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生态对医学发展和临床管理的助力以及乳腺癌临床护理实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令参会者收获满满。


不负春光,扬帆起航
启动仪式


此外,本次会议伊始,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启动仪式在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现场隆重举办!启动仪式详细报道:整合资源促发展,携手共行谱新篇,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正式成立!



会议期间,在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侯晓梅女士、多家公益支持方代表以及现场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医学论坛报“领航计划·跟着‘国家队’乳腺癌规范化诊疗”项目正式启动。


领航乳腺癌专家团主席江泽飞教授在致辞中对中国医学论坛报及本次“领航计划——跟着‘国家队’学乳腺癌规范化诊疗项目”予以高度肯定,期待医-媒-政-企多方合作,助力提升全国乳腺癌诊治水平,弥合国内医疗差距,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意犹未尽,再启新程
大会圆满落幕


至此,本次大会圆满落幕!CSCO BC年会始终秉承学习、吸收、创新、提高的宗旨,长期致力于推广临床指南,推进临床规范化诊疗流程。期待未来,通过后续指南解读、指南巡讲、病例学习等一系列活动,在CSCO和CSCO乳腺癌专委会的支持下,在《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中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引领学术前沿,使全国更多的医生和患者获益,也为“2030健康中国”添砖加瓦,保驾护航,相信下一次年会必将更加精彩!





审阅 | 大会主席 江泽飞教授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桂晶晶 黄琳琳 刘芊

照片 | 摄影师 苏彦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