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王共强
新冠感染后开始上班,发现“脑子不转了”,很简单的工作竟然也频繁出错。脑雾(brain fog)是一个描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力下降”,或者“脑子不转了”的非医学术语。早在新冠出现之前,脑雾已被用来描述类似“一孕傻三年”、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状况时出现的注意力下降和执行力障碍。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新冠感染后出现长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并不低,且以情感障碍和脑雾为表征的认知障碍为主。20%到30%的患者在初次新冠感染三个月后仍报告有“脑雾”。
事实上脑雾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或者科学术语,而是对一类谈不上症状的感觉的描述,主要包括思维和反应迟缓、模糊、混乱,精神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种或多种表现。
新冠感染相关认知障碍发病率临床文献有大量报道。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新冠感染诊断3个月及以上的个体中,22%出现认知障碍。在另一项针对新冠感染后神经精神症状的荟萃分析中发现,脑雾约占32%,记忆障碍28%,注意力障碍22%,说明认知障碍在长病程新冠感染中广泛存在。一项来自西班牙的多中心研究发现,在1142名感染过新冠感染的患者中,9.6%会出现脑雾,19%出现记忆丧失等非呼吸道症状。
在国内,有证据表明新冠感染可累及神经系统。一项针对武汉老年新冠感染患者(>60岁)的研究表明,35.71%的重症患者有认知受损(包括痴呆和轻度认知损害),出院6个月59.24%的重症患者认知减退。在新冠感染后长期症状的荟萃分析和系统性综述中也报道记忆受损的患病率可达35%,认知障碍患者的新冠感染感染风险显著高于认知正常人群。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感染新冠感染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29倍,痴呆患者感染新冠感染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16倍。
目前基于相关证据将新冠感染相关认知障碍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仅表现为认知障碍,具有记忆、语言、定向、应用、注意力、知觉(视、听、感知)和执行功能障碍等症状(Ⅰ级证据),提示新冠感染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另一类为脑雾,是一种“大脑模糊状态”,是新冠感染后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脑雾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表现为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失语、健忘等),同时可能伴有疲劳、缺乏动力和睡眠障碍等。脑雾并不一定伴有大脑的结构性损伤,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
20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于Cell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脑雾”关键的致病机制。研究发现受新冠感染的小鼠,在病毒被清除之后,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CCL11)细胞因子,在血液和脑脊液中都增加了,这个变化在感染后的7周仍然存在。CCL11是衰老的标志物,这种物质的升高与认知能力减退相关。
临床上新冠感染后认知障碍可根据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UK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经实验室检查确认的新冠感染感染;在新冠感染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语言、定向力、应用、注意力、知觉和执行能力等减退),持续超过12周,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新冠感染前已存在认知障碍相关的基础疾病的人群症状更易加重,具体是指在新冠感染感染前已经存在的各种变性病和非变性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变性病主要包括A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body, DLB)、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mentia, PDD)和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FTLD)等。非变性病主要包括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以及其他疾病,如颅脑损伤、感染、免疫、肿瘤、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等。痴呆患者在新冠感染感染最初阶段常有精神状态改变等不典型新冠感染症状(包括意识混乱、焦虑、迷失方向、拒绝照料和食欲不振等),而发烧和咳嗽等典型症状往往滞后,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因此,对此类患者应该提高警惕。
根据很多经历过脑雾的患者自述,他们白天工作时经常感到疲劳,想睡觉。但是去医院进行各种类型的检查,却又没发现任何异常问题。
其实,在临床造成这种“脑雾”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等疾病都会导致“脑雾”的发生。同样,生活中的睡眠不足、饮食结构不当,同样会促使人们出现“脑雾”。关于这点,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睡眠不足时或者丰盛的午餐后,整个人昏昏沉沉的,提不起来精神,做事也没有效率。
目前尚无研究能够明确新冠感染和“脑雾”之间的因果性。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感染新冠带来的身心疲乏虚弱,也会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脑雾的症状。目前也有一种假说认为脑雾可能是由于低血糖导致的。
面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现实,与其天天过于焦虑着新冠病毒是否会给我们大脑带来伤害时,不如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从根源上保护好我们的大脑。从最基本的道理讲,当新冠感染不可避免时,降低新冠感染后的严重程度、降低感染急性期新冠病毒的载量,是降低长期后遗症发生概率的最关键思路。
合理地摄入一些膳食补充剂。Alpha GPC (α-GPC) 是胆碱类物质,乙酰胆碱的前体。乙酰胆碱是一种大脑神经递质,在警觉性和注意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可以改善记忆力减低,及其他脑雾症状。所以,感染前接种疫苗、增肌减脂,感染后及时抗病毒治疗,以及足量饮水、增加蛋白摄入、充分睡眠和休息,都非常重要而必要。
即使“阳康”后出现了“脑雾”,在学习和工作上效率变低,也不要特别担心自己会就此“变傻”。因为只要我们好好调整,大部分“脑雾”会在一个月~1年之内逐步缓解。
来源:神经科学论坛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什么疾病?怎么诊断和治疗?
扣带回癫痫(cingulate epilepsy,CE)是什么疾病?
王拥军教授 | 2022年神经病学10大研究进展,深入解读不容错过!
Neurology:取栓后CT发现造影剂渗出者更应该强化降压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