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
癌症三阶梯止痛法是1986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具体说来,就是将癌痛的镇痛分成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比如可待因)加减非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止痛药;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比如吗啡)加减非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可能产生耐受,必要时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此外,还有癌痛介入治疗,包括神经丛损毁和脊髓刺激疗法等,作为癌痛非药物治疗的选择。
治疗癌痛首选口服给药的方式,既简单经济易于接受,又方便剂量调整,且患者有自主性,控释缓释药物治疗期间患者血药浓度稳定,不易成瘾及产生耐药。
治疗癌痛建议按时给药:按时给药能让患者的血药浓度保持稳定,更好地控制疼痛,保证疼痛持续缓解。
如果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不佳,应该仔细分析疼痛用药过程来找到可能的原因。
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不佳的原因包括:
1剂量不足:需要在先前用药剂量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止痛药物的剂量,具体滴定方法可咨询主管医生。
2.出现爆发痛:在服用缓控释制剂期间若出现爆发痛,可口服即释吗啡控制,若爆发痛出现三次以上,可考虑适当增加缓控释制剂的用量。
3.疼痛类型与用药不符:癌痛类型包括有肿瘤压迫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若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单用阿片类药物往往无法有效控制,需要联合使用抗抑郁药或抗惊厥药。
终末期癌症患者多伴有器官功能不良,这些患者怎么用阿片类药物?
吗啡和可待因的活性代谢产物在肾脏进行清除,这两种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的患者中有相对使用禁忌,因此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定期使用通便药物以预防或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可以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或昂丹司琼片处理;如果看护人员发现服药期间患者有嗜睡、意识模糊和呼吸减弱等情况,需要考虑是否为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过度镇静,请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癌症相关性神经痛通常无法单用阿片类药物来缓解,需联合使用神经类药物,可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药。但如果患者出现短暂而剧烈的爆发性疼痛,可根据病情临时服用一次即释阿片类药物,如果24 h内爆发痛出现3次以上,应增加阿片类药物每天的服用量。
曲马朵镇痛强度是吗啡的1/10,75岁以上的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减量使用,降低发生癫痫的风险。
芬太尼透皮贴剂适用于口服及吞咽障碍的患者,不推荐用于需要频繁调整剂量的不稳定疼痛患者,在使用前,应当先进行短效阿片类药物的滴定直至疼痛良好控制。
阿片类药物的转换是为了更好地平衡镇痛和副作用,若副作用明显,可更换为等效剂量的其他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耐药是指为维持镇痛效果,不断提高药物使用剂量。多数患者所需镇痛药物剂量增加是因为疾病的进展、疼痛加重,要与精神依赖(俗称“成瘾”)相区别,癌痛治疗多选择缓释或控释性阿片类制剂,患者一般不会成瘾。
中医药辅助治疗缓解癌痛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方法、推拿按摩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因为创伤小、不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能不同程度上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
重视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适当增加音乐、冥想等心理干预方法。
癌痛患者往往伴随抑郁、恐惧等心理变化。对于这部分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合理有效地镇痛治疗,在控制癌痛的同时引入心理和精神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宣传教育,医生、患者及家属间的交流,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等方法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身体的感觉和现实,纠正错误认识,改善或重建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改变身体对疼痛的反应,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总之,癌痛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充分合理应用综合干预的多重举措,实现最佳治疗疗效。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