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王东教授:早期胃癌筛查的内镜标准操作流程

2019-05-0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早期胃癌筛查

胃癌的早期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策略。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目前,日本和韩国早期胃癌诊断率>50%,5年生存率达到60%~70%, 领先我国。

早期胃癌的筛查中,消化内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公众的保健意识不强,惧怕胃镜检查;另一方面,内镜医师的工作量巨大,而且早癌意识不强,内镜诊疗技术有待提高,很多医师尚未掌握筛查和精查的新技术。为此,本报特邀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的王东教授详细介绍早期胃癌筛查的内镜标准操作流程。

王东-1.jpg

早期胃癌筛查技术

内镜诊断工作可以分为两种:筛查和精查。筛查是针对没有特异性症状的高危人群,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规范操作,找出早期胃癌;精查往往是内镜医师已经明确存在病变,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是否需要治疗)、病理类型和分期(能否手术治疗)、是否存在ESD/EMR适应证(能否内镜治疗)。

内镜筛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做镜子”,包括高危人群选择、充分术前准备、舒适化内镜、新技术新设备、早癌意识规范操作、足够的时间和图片,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颗发现早癌的心

  • 高危人群选择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直接进行内镜筛查并不可行,通过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可以很好地进行高危人群选择。如建成成熟的医联体,在基层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掌握病人的基础健康状况,进行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科普教育,开展胃癌高风险人群的筛选(评分≥12分);在二级医院,开展标准内镜检查,如普通白光内镜或胶囊内镜检查有异常发现,须进行任意一种方式精查(NBI、FICE、I-SCAN、BLI、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化学染色);在三级医院,主要通过内镜精查提高早期诊断。

  • 术前准备

检查前要创造胃黏膜清晰环境,包括祛泡剂、祛粘液剂、解痉药物。链酶蛋白酶等药物的作用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

  • 规范化内镜操作

推荐综合白光、电子染色手段,对胃部检查进行标准化留图,共计24张。活检的要求包括:① 良、恶性病变应取4块以上,立即放入4%甲醛液(10%福尔马林)固定,并贴标签避免错误;② 弥散性病变应按食管、胃分瓶固定;③ 做快速尿素酶试验者应在幽门前区取1灶标本,立即放入试剂盒内测试。

  • 新技术新设备

电子染色内镜目前应用日渐广泛 电子染色内镜普遍采用的图像强调技术可分为数码法和光学数码法。前者主要通过后期的图像处理,强调色调对比,提高对病变和非病变部位的边界诊断,包括FICE / i-scan TE;后者主要通过特殊光成像,强调粘膜表层的细微血管、腺管纹路,提高对早癌的诊断效能,包括NBI、BLI、LCI、i-scan OE、AFI等。

窄带成像NBI)与蓝激光成像BLI)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两种技术 两者共同点包括:成像原理相同,采用窄带域光实现黏膜表面微结构和微血管的观察。不同点包括:NBI采用Xenon光源,波长为415 nm,但分辨率低、图像较暗,多需结合放大内镜观察;BLI采用激光光源,波长采用410 nm混合少量白光,分辨率相对高、图像明亮,可观察更深层结构。

联动成像(LCI) LCI运用不同波长的“白光用激光”和“窄带域光用激光”,同时进行发射,反射在黏膜表面血管和黏膜表面成像的图像处理功能,即在 BLI-bright 基础上加入红色信号,进行病变观察,特别是识别黏膜颜色微小的色差。使略带发红的地带变得更红,发白的地带变得更白,使颜色的扩张和缩小同时进行,强调炎症、早癌的病变部分。长海医院牵头完成一项国内14家中心参加的研究,以胃癌高危人群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白光观察(常规方法),另一组采用LCI+白光进行观察。研究目前共纳入2432例患者,发现白光组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为4.31%,LCI组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为8.01%,校正OR值为2.036 (1.375, 3.014),证明LCI可能成为早期胃癌筛查新的有效手段。

早期胃癌筛查技术要点

早期胃癌的放大内镜诊断主要包括微血管、腺管以及病变和背景粘膜(非病变)的边界线(DL)。前两者即著名的VS——V是“microvascular pattern”,S是“microsurface pattern”,可通过V和S结合的组合分类,进行癌/非癌的鉴别。可以根据微小血管构造进一步判断病理类型。例如分化型腺癌的表现包括:出现网状血管、即大量微血管呈网格状交错相连,小叶内微血管袢,位于腺管内的不规则微血管,腺管呈不规则乳头样。

(辛磊 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