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性别差异是精准医疗的重要基础,在大型临床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在当前以男性为主导证据的冠心病循证医学体系中,对性别差异的深入研究将为疾病诊疗带来新的视角与思考维度。” 在 202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议(ESC)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团队的胡新央教授在【最新临床科学:女性的心血管健康】(Late-Breaking Clinical Science: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women)专场,揭示了FLAVOUR研究长期随访的性别差异。
研究背景
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解剖、功能、临床表现、预后方面均与男性存在差异。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肉眼评估常常高估女性的病变狭窄程度。而功能影像学技术可以对病变进行更精准的评估。
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女性患者接受了更少的有创治疗,但2年预后却优于男性患者。然而,这些趋势在长期随访中是否依然存在尚不明确。此外,在男性或女性患者中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的两年临床结局均无差异。FFR指导下PCI比例的减少在女性中更为显著。既往研究报道功能学指导的介入治疗策略虽能降低早期PCI比例,但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可能出现血运重建比例升高的“反跳”现象。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性别因素对FLAVOUR研究长期临床结局以及累计血运重建比例的影响。
图1
研究设计
FLAVOUR研究对比了FFR与IVUS指导的PCI策略。男性与女性的长期随访完成比例分别为97.2%和96.3%(图1)。 本研究除了比较性别差异以外,分别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比较了FFR和IVUS两种不同策略的预后。
主要终点为:1)靶血管失败,定义为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2)5年累计血运重建率。
图2
研究结果
在长期随访中我们发现虽然女性的预后仍有优于男性的趋势,但统计学结果已不再显著[风险比(Hazard Ratio,HR):1.2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6~1.86,P=0.226](图2)。
里程碑分析发现2年以后两组预后相似(图2)。在FFR和IVUS比较中我们发现,在女性中两种技术无明显预后差异(HR:0.98,95%CI:0.60~1.61,P=0.946)。与女性患者不同,男性患者中FFR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率显著高于IVUS组(HR:1.59,95%CI:1.07~2.36,P=0.021),这种差异主要由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驱动(HR:1.74,95%CI:1.07~2.82,P=0.025)。在5年里女性的累计血运重建比例持续低于男性(57.5% vs. 65.5%,P=0.003),且无论男女性,FFR组的累计血运重建比例均低于IVUS组。
研究结论
在临界病变中,FFR或IVUS指导的保守治疗方案对女性患者安全可靠。与IVUS相比,FFR指导的PCI策略在男女患者中均显著降低了血运重建比例。这一优势在女性群体中尤为突出,5年心血管事件未见明显“反跳”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心脑血管植入器械产教融合平台负责人、浙江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负责人
围绕心力衰竭后心脏功能重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尤其是心脏瓣膜和冠心病及相应心肌损伤与修复,取得了从基础到临床的系列创新性成果
任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亚洲刊(JACC: Asia)首任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共同主编,以通讯作者在NEJM、The Lancet、Cell Research、Circulation、JACC等发表论著2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部重大贡献和一等奖多项,获何梁何利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及白求恩奖章等。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校医院院长
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团队奖获得者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主要从事心肌损伤修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亚洲心脏学会转化和基础心血管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等,并担任Circulation Research、JACC Asia杂志编委和JCMM杂志副主编。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ircul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获美国心脏年会(AHA)最佳循环研究论文奖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致力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及冠脉功能影像学研究
参与本领域国际大型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9篇
本文转自心血管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