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低血糖休克症状取决于发病程度和饥饿、心理不适、脉搏加速、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抽搐等。当低血糖休克发生时,如果必要的话,静脉滴注50%葡萄糖溶液50毫升。应重视低血糖昏迷和重度酮体的鉴别,有时会出现低血糖发生后的反弹性高血糖,或Somogyi反应(低血糖后高血糖)。
2.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失去意识,每个病人都应记录胰岛素的状况和情况,以便及时抓住机会及时抢救。
3.注射部位可能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4.少数可能出现荨麻疹,偶有过敏性休克(可用肾上腺素解救)。
5.很少有患者能产生胰岛素耐受性:也就是说,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天的胰岛素剂量高于200单位。主要原因可能是感染,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存在胰岛素抗体在体内结合胰岛素。此时,可配制不同的品种或口服降糖药。
6.低血糖、肝硬化、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患者忌用。
7.注射含有防腐剂,一般不应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安瓿和胰岛素制剂应用于静脉注射。
患者身体上的有些部位是不适宜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否则会引发问题。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部,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神经末梢分布得较少,注射的不舒适感觉也相对较少。
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因胰岛素在腹部的吸收率最高,吸收速度最快,又不受四肢运动的影响,特别适于诺和灵R、诺和锐等胰岛素。臀部的吸收较慢,适用于慢效、长效的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应当选择未破损的皮肤,按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分和区域。两次注射部位需间隔2.5厘米——即两个手指的宽度。腹部注射需避开肚脐周围5厘米。
胰岛素应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进入肌肉层,否则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严禁注入静脉,否则可导致危险。
为确保皮下注射,不同的患者,进针的角度有所不同。
1.适于偏瘦者和儿童的方法为捏起皮肤,呈45度角进针。
2.适于正常体重者、偏重青少年和肥胖者的大腿部位的方法为捏起皮肤,垂直进针。
3.适于肥胖者腹部的方法为不捏起皮肤,垂直进针。
值得注意的是,在注射的过程中不能改变针头的注射角度。
注射胰岛素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胰岛素按起效的快慢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以及预混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与饮食的时间息息相关,例如短效的诺和灵R需餐前30分钟注射,预混的诺和锐30可餐前立即注射。患者控制好注射的时间,既可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又可避免发生低血糖。
注射前操作者需洗干净双手,首先检查药品和注射笔的外观,如果注射笔破损、药液变色或外漏时禁止使用。然后分为五步操作:调准剂量-摇匀注射笔-消毒注射部位-注射-停留8秒钟,注射结束后注意卸下针头,并且不要按摩注射部位皮肤。
来源 基层医界 作者 李金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