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团队药物治疗不可切除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最新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Alternating modified CAPOX/CAPIRI plus bevacizumab in untreated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phase 2 trial(改良CAPOX/CAPIRI交替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未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一项Ⅱ期临床试验)


发表期刊:《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2024):40.8]


通讯作者:朱梁军

主要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


推荐理由


本文评估交替使用改良CAPOX/CAPIRI方案加上贝伐珠单抗治疗未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有希望的疗效,可能成为未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研究解读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Ⅱ期研究,共纳入52例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旨在评估交替使用改良的CAP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改良的CAPIRI(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方案加上贝伐珠单抗(抗VEGF-A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


入组患者接受mCAPOX/mCAPIRI +贝伐珠单抗交替方案作为诱导治疗,包括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BID,于D2-8和D16-22),静脉注射奥沙利铂(85 mg/m2于D1),伊立替康(150 mg/m2于D15),贝伐珠单抗(5 mg/kg于D1和15)。治疗每28天给药一次,最多6个周期。非PD患者给予维持治疗,包括贝伐珠单抗(7.5 mg/kg,D1)卡培他滨(1000 mg /m2,BID,D2-15)三周重复,直到疾病进展、无法忍受的毒性、撤回同意、失去随访、开始其他抗肿瘤治疗或死亡。当发生≥3级不良事件或研究者自行决定时,允许中断剂量、减少化疗和中断贝伐珠单抗的剂量。


截止到2023年12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5.0个月。诱导治疗期间,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中位周期数为6.0个,贝伐珠单抗的中位周期数为5.5个。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在维持治疗期间的中位周期数均为4.0个。主要研究终点中位PFS达到11.0个月。中位OS为28.1个月。亚组分析显示,mCAPOX/mCAPIRI联合贝伐珠单抗在不同年龄、性别、体力状态、肿瘤位置、BRAF突变或是否接受转化治疗的患者中具有相似的PFS益处。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 5或RAS野生型患者预后更好。NLR分别≥5和<5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7.5个月和11.1个月,RAS突变患者的中位PFS为9.8个月,而RAS野生型患者的中位PFS为12.3个月。在安全性方面,33%的患者出现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但未报告治疗相关死亡。


专家点评


对于不可切除的mCRC患者,目前一线治疗标准包括两药化疗方案联合靶向治疗,或三药化疗联合靶向药物。与双药方案加贝伐珠单抗相比,三药方案加贝伐珠单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然而,国内外多项大样本研究结果均显示三药联合治疗疗效虽好,但毒性反应较大,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为了探索新的化疗方案,一些单臂小样本研究在一线研究了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交替治疗mCRC的方案,中位PFS或TTP为8.8至13个月,中位OS为17.3至26.1个月,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表明这种交替化疗方案可能是mCRC患者潜在的一线治疗选择。然而,目前还没有交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基于现状,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教授及团队设计了一种开创性的新的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改良2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即mCAPOX)联合贝伐珠单抗与改良2周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即mCAPIRI)联合贝伐珠单抗交替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索该方案在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不可切除mCR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方案具有卡培他滨口服的便捷性、二药联合贝伐珠单抗交替化疗的协同性,逆转肿瘤的耐药性,以期取得与三药联合靶向相类似的疗效,同时大幅度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节约治疗费用等优点。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PFS为11.0个月,中位OS为28.1个月,ORR为73%, DCR为94%。在安全性方面,33%的患者出现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6%,对比目前标准三药联合方案3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50%,有大幅度下降,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并且无治疗相关死亡。亚组分析表明,NLR<5或RAS野生型疾病的患者PFS更长。研究结论显示,该治疗方案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有希望的疗效,可能成为未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mCRC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由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教授团队牵头开展。自2020年4月始启动,在医院内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历时近4年完成。相关成果2024年在美国ASCO GI大会作壁报交流。


通讯作者


朱梁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消化道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道肿瘤多学科(MDT)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结直肠癌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委会第二届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 江苏分盟主任委员

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大肠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内科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第二届胰腺病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胰腺癌学组成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结直肠癌组专家


团队介绍


医院成立了由肿瘤内科、结直肠癌外科、介入治疗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组成的原发性结直肠癌诊疗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在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以及医院支持下,常规开展结直肠癌MDT门诊,构建了“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结直肠癌综合诊疗平台”等集成平台,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个性化治疗手段,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 黄琳琳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