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2021-08-1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在儿科门诊中发生率极高,其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目前腹部 B 超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临床工作中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究竟如何?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怎么处理?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后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


健康儿童能见到肠系膜淋巴结吗?

可以的。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之一,儿童肠系膜本身就存在丰富的淋巴结,尤其是回肠末端及回盲部是淋巴结分布的主要部位之一,同时,儿童时期是淋巴系统增殖的活跃时期,故健康儿童腹部 B 超检查是可以见到肠系膜淋巴结的,但其淋巴结最大长径一般小于 1.0 cm。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反应性肿大,常见于肠道及肠道外疾病或感染等,以及外界刺激如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


在原发疾病控制、外界刺激因素消除后,这种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与肿大就会恢复正常,因此,这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肿大多是可逆性的,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原因。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是什么?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据参考文献显示,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在一个切面内肠系膜区域显示 3 个以上淋巴结,最大淋巴结长径>1.0 cm,短径>0.5 cm,长径/短径>2 可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而国外多数学者以最大淋巴结长径>2.0 cm,最大淋巴结短径>1.0 cm 作为标准,显著高于国内标准,可能与人种差别有关。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具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
② 影像学检查有淋巴结肿大的证据;
③ 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排除其他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如儿科常见的阑尾炎、肠套叠及其他少见疾病如淋巴瘤等。
由此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绝对不是同一概念,也就是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不一定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后都需要抗菌药治疗吗?

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病情具有自限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而由细菌感染引起者实际较少,故是否使用抗菌药需要依据具体病情确定。


如果有细菌性感染的明确依据可以考虑抗菌药治疗,但对大部分病毒性感染患儿是不用使用抗菌药治疗的。

文章首发自超声公众号(赵洪浩医生个人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