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TS2019 | 学组组长共话会议亮点

2019-09-05作者:马赛马拉会议
CTS2019

1.bmp

9月4-8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9(CTS2019)在湖北武汉召开。分会各学组组长对CTS2019各学术板块的看点进行了介绍。

紧跟学术前沿,展现医者风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共提出15项重大行动,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提出的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30%及以上。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1次。正如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所指出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的提出,对中国呼吸界而言,是机遇也是重要使命。为了落实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学会将今年的年会主题定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把握精准医学内涵,推动呼吸疾病防治。在内容设置上,各学组紧扣这一主题,紧跟学术前沿,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此,我们邀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各学组组长,对CTS2019各学术板块的看点进行介绍。

陈荣昌.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兼慢阻肺学组组长陈荣昌教授

体现研究热点和临床重点关注问题,推动慢阻肺临床诊治水平整体提高

陈荣昌教授介绍,在本届年会上,慢阻肺共设置了6个专场,覆盖慢阻肺的新的研究与探索、指南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管理、慢阻肺与共患疾病的共同管理、慢阻肺综合管理与非药物治疗等内容。

在慢阻肺的研究与探索方面,本届年会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慢阻肺发病危险因素的探讨,例如大气污染、上皮损伤、氧化应激、自身免疫以及损伤与修复等在慢阻肺发病中的作用,还包括对新的抗炎路径的探索,以及CT对不同慢阻肺类型的分型等。

如何将指南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指南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这一板块中,内容涉及慢阻肺稳定期的维持治疗如何将指南与临床实践相结合,GOLD 2019的问题与挑战,引起慢阻肺肺功能衰退加速的原因及新的干预靶点等。

慢阻肺与同患疾病的管理,也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板块包括如何认识肺结核在慢阻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把握慢阻肺患者肺移植时机,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治疗,慢阻肺与糖尿病进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内容丰富,值得关注。

关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本届年会的专题内容包括生物标志物、抗感染治疗的专家共识、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慢阻肺中应用以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康复等。

关于慢阻肺综合管理与非药物治疗,内容包括慢阻肺的综合康复、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临床应用及思考、慢阻肺的营养干预、慢阻肺合并真菌定植与感染等问题的探讨。

总体而言,今年的年会内容非常丰富,体现了慢阻肺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希望能够给参会者带来慢阻肺领域新的有用的信息,推动慢阻肺临床诊治水平的整体提高。

瞿介明.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感染学组组长瞿介明教授

“立足临床、关注前沿、引领全国”,推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

瞿介明教授介绍,“立足临床、关注前沿、引领全国”始终是感染学组在全国年会学术安排上坚持的方向,希望本次大会感染专题报告的内容能给临床医师带来启示,更好地推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及相关科研工作。

在本届年会上,感染领域共有六大板块内容,围绕相关专题展开讨论。一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少见病原体感染;二是临床微生物学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进展;三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指南延伸问题讨论;四是宿主因素与肺炎相关问题;五是肺部真菌感染诊治相关热点和进展;六是综合性医院应对结核病防治新挑战及支气管扩张相关议题。

瞿介明教授指出,呼吸系统感染诊治涉及呼吸病学、病原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本次会议内容丰富,为多学科同道提供百家争鸣、切磋技艺的交流平台,感染专题围绕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该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进展,具有规范性、前沿性、导向性和实用性,相信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的呼吸、感染、急诊、重症、微生物、药学及感控从业人员都能从中获得最新、前沿、实用的知识。

马壮.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组组长马壮教授

注重临床实用性,兼顾前沿进展、热点话题和体系建设

马壮教授谈到,过去1年,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领域防治研究取得快速发展:①包括90家医院的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与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中国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从8.5%降至3.9%,说明规范化诊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②出台了3部血栓领域重要指南,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及《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充分关注国人循证医学证据,将循证推荐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更适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③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标志着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正式从国家卫生管理层面全面启动,对进一步规范VTE预防、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具重要意义。

此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绝佳学术交流平台,30余位来自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将进行专题报告。会议内容仍以临床实用性为目的,包括3部指南重点内容解读、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困惑、典型病例讨论等,同时涵盖了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领域前沿进展、热点话题、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为推进我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防治水平贡献应有的力量。

周新.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哮喘学组组长周新教授

我国哮喘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周新教授指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哮喘患病率快速上升,2019年我国学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布的新的哮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哮喘总患病率为4.2%,共计4570万人患病,哮喘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气道疾病之一。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哮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哮喘学组和哮喘联盟每年组织专家在我国数百个城市进行哮喘的规范化诊治巡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临床医生哮喘诊治水平。因哮喘急性发作到医院急诊或因哮喘发作死亡的患者显著减少。

在本次年会上,哮喘学组安排了7个专题报告分会场,内容主要有哮喘的发病机制、表型和内因型、诊断与治疗、哮喘管理、重症哮喘、哮喘的特殊问题以及慢性咳嗽和治疗哮喘的新药介绍等,同时还安排了哮喘研究的论文交流,展示了我国学者近年来在哮喘领域的研究成果。

尽管我国哮喘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离欧美国家哮喘防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率不高,基层医院缺少有效的哮喘治疗药物。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部分难治性哮喘患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加强研究。总之,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陈良安.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肺癌学组组长陈良安教授

呈现国际学术前沿,多视角探讨肺癌防治

陈良安教授谈到,CTS2019肺癌板块将呈现国际学术前沿,展示肺癌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并邀请外科、放疗、介入等专家从多视角共同探讨肺癌防治。具体看点如下。① 大数据、人工智能(AI)、诊断模型等现代技术应用于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分析探讨我国肺癌筛查现状与问题;②肺结节:呼吸、影像、影像组学、胸外等多学科应对不确定肺结节诊断挑战及多学科协作探讨肺结节处置策略;③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聚焦精准时代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排兵布阵、罕见靶点应对策略;④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解读免疫治疗最新数据,探讨免疫治疗新模式、肺癌免疫治疗耐药应对以及免疫治疗生物标记物未来方向;⑤肺癌内镜与微创介入诊疗新技术:新型支气管镜解决肺癌早期诊断难题,AI-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肺癌诊断中的初步经验分享等;⑥肺癌诊治争议问题探讨:包括小细胞免疫治疗方向,炎癌转化新证据,肺癌治疗中化疗地位的变迁等;⑦颁布专家共识:本次年会上将发布《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专家共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专家共识》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防治专家共识》。

总体而言,肺癌板块将探讨交流肺癌早期诊断、介入诊疗、AI、影像、分子、免疫等多方向多层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3.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组长代华平教授

规范ILD诊治,临床与基础联合推动肺纤维化机制认识与药物开发

代华平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诊治理念与技术的推广,以及同期开展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基础与临床研究,对ILD的认识与诊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ILD也引起越来越多医生关注,使得每年ILD分会场一座难求。今年ILD专题内容更丰富,突出临床规范指导,概念技术先进,研究前沿创新,兼顾实用与导向性。

来自德国的知名ILD专家将首先就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进行大会报告。5个专题报告内容如下:① ILD相关共识解读,将解读2019年发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和“中国肺结节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并对新兴的冷冻肺活检在ILD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提出指导意见;② ILD治疗,包括IPF早期治疗,非IPF抗纤维化治疗及ILD康复治疗与评价等临床热点;③ IPF合并症,包括IPF与肺癌、胃食管反流、代谢病及感染,这些合并症明显影响IPF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④抗肺纤维化,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包括肺纤维化机制及其对治疗的提示:胞外基质与肺纤维化,氧化应激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内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肺纤维化,血液和血管微环境对肺修复的调节等肺纤维化发生机制与治疗的前沿课题;⑤最受欢迎的ILD病例讨论,今年将围绕弥漫肺小结节,通过4个病例展开讨论。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一场海峡两岸ILD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专家将就各自ILD开展情况及未来合作展开充分交流与沟通。

上述内容的讲者都是ILD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专家,相信他们将结合自己的临床或研究经验为您带来ILD最新最实用的知识与技术。

4.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组长解立新教授

内容精彩纷呈,直击临床痛点

解立新教授谈到,呼吸支持技术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随着对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肺应力与应变个体化监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电阻抗(EIT)等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实时动态个体化呼吸支持已成为现实,解立新教授在全体会议上将就个体化有创呼吸支持技术进行精彩阐述。

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ARDS板块,从SCAP的快速诊断、ARDS的临床分型、HFNC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ARDS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学术讨论。

脓毒症是临床热点问题,致病原方面的专题有:腺病毒,社区肺炎克雷白杆菌,肺孢子菌,尤其是肺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等致病原感染,其他包括脓毒症患者微循环评估和液体管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地位、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机、CRRT抗菌药个体化应用等,直击临床痛点。

呼吸支持技术是ICU永远的话题,专家将就正压通气时的心肺交互作用、机械通气时的人机对抗、无创正压通气(NPPV)使用中如何优化模式和参数、ILD继发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ECMO联合CRRT的时机等问题进行学术探讨。

本次年会ICU板块讲题还包括免疫调节药物继发肺损伤、液体复苏是否以微循环灌注为导向、重症康复中肌电刺激和膈肌起搏、营养支持治疗等内容。

此外,还有6个workshop,包括感染早期诊断、高流量氧疗、无创和有创通气等,全程讲者与听众互动,内容精彩纷呈。

5.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组长王广发教授

岁岁年年人相似,年年岁岁话不同,学术盛宴等你来

王广发教授谈到,介入呼吸病学学组秉承前几届传统,安排了大会发言、会前学习班、动手培训、专题报告、病例讨论、口头发言及壁报展示。王广发教授将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迎接WCBIP2020”为题,讲述我国在介入呼吸病学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展望介入呼吸病学的美好前景,并将就如何迎接2020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大会进行汇报和动员。

经过10多个版本修改,《成人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术应用指南(2019版)》近日正式发布,在会前培训班上将进行详细讲解。

会前培训班上还将讲解各类技术规范,既包括先进的诊断技术、中心气道狭窄的各类高级治疗技术,还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活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ROSE及胸腔镜等基本技术。

动手培训是历年年会的一个亮点,深受广大青年和基层医生欢迎。今年将继续加强会场管理,改变会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培训效果不佳的状况,使大家能够在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充分享受培训过程,改善培训效果。

此次培训包括超声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活瓣放置、硬质支气管镜操作、支气管热成型技术等。本次年会还将安排“共识、思考与展望”、“金属支架、硅酮支架与T管”、“多彩的介入呼吸病学”、“COPD 的介入治疗”、“特殊中心气道狭窄的治疗问题“、”介入呼吸病学治疗技术的其他方面“6大专题,邀请国内知名介入呼吸学专家分享最新进展及经验,相信广大医生会获益匪浅。

在专题演讲间隙,大咖将亲自进行病例分享,使大家领略介入操作的精彩、辉煌与启迪。岁岁年年人相似,年年岁岁话不同,欢迎来到介入呼吸病学会场,每个讲题都将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一道美味佳肴。

6.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长梁宗安教授

细节决定成败

梁宗安教授介绍,呼吸治疗学科的发展虽然面临瓶颈,仍然取得如火如荼的发展。基于此,本届年会呼吸治疗领域沿袭本学组近年安排会议的传统,共有2个会前学习班、5个专题讲座、2个操作演示、1个知识竞赛、12篇论文交流,并有幸获得1个大会报告机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凤鸣教授将阐述呼吸治疗对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是何等重要——细节决定成败!本届会议呼吸治疗领域的看点也聚焦细节,从机械通气和无创通气学习班的安排,到5个专题讲座中有4个均分别讲述呼吸治疗监测技术和治疗技术;从“呼吸治疗学科建设与基础”专题强调如何在学科管理中注重细节到2个操作演示无不体现细节的重要性。而已在呼吸年会上举办第6次的“呼吸治疗知识竞赛”更以呼吸治疗技术细节为主要题目,不注重细节就不可能获奖。

细节——呼吸治疗的精髓,决定临床救治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疾病的成败!

1.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学组组长孙德俊教授

主题明确,特色鲜明

孙德俊教授介绍,在今年年会上,烟草病学学组设置了一个关于烟草病学科进展的大会报告和持续全天、两大主题特色鲜明的专题报告内容。

专题报告第一时段以“现代文明与烟草病学”为主题,设置了5个专题讲座,其中“烟草与人文”、“中国烟草文化对控烟的影响”以及“电子烟戒烟:华丽的谎言”3个专题讲座通过深入剖析烟草与人文以及中国文化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国控烟工作的现状和困惑;通过详细解读电子烟,揭开电子烟的神秘面纱及所谓“戒烟”的华丽谎言;围绕该主题,就呼吸专科医生如何开展戒烟讲座以及戒烟的临床实践进行报告。

第二时段以“烟草危害、戒烟技术与人类健康”为主题,设置5个专题讲座,通过大量研究证据,从尼古丁致病机制,吸烟与气道肠道微生物群及人类疾病,吸烟对肿瘤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吸烟对气道炎症影响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以“快速戒烟与逐渐戒烟的利弊分析”为题,就临床医生和患者困惑的问题进行讨论。

本次年会收到全国各地大量关于烟草病学的研究论文,时间所限在年会期间摘选了12篇优秀研究论文进行交流,这些论文涉及烟草病学的前沿热点,既包括本次年会的两大核心主题,同时也兼具较好的代表性。尤其是来自于不同研究的针对吸烟者、医学生、不同医务人员的对控烟的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论文涵盖从基础到临床,从普通烟草到电子烟,从烟草对疾病的影响到戒烟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整体水平普遍高于往年。

7.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组长肖毅教授

兼顾学术前沿与学科交叉

肖毅教授介绍,本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年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的学术安排包括会前会以及正式会议期间的大会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

会前会主要围绕睡眠呼吸障碍规范化培训进行。

大会报告题目为“慢性低通气综合征:呼吸科医生应关注的问题”,强调临床医生在遇到高碳酸血症患者时,不应只是考虑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而应该全面考虑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另外,6个专题报告分别为临床研究进展、基础研究进展、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家庭无创正压通气以及论文报告。

临床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近1年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诊治方面的进展,特别邀请了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OSA的多学科诊治策略。

基础研究进展专题则展示了国内专家在睡眠呼吸疾病领域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

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是近1年来几乎所有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OSA是最可能使用可穿戴设备及人工智能设备诊治的疾病。蓝牙传输技术、多导睡眠监测技术中的信号自动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将会是讨论的热点。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是睡眠呼吸疾病治疗最根本的方法,无创正压通气最新指南技术的解读,治疗过程中经皮CO2的监测,如何改善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及随访,以及基层医生治疗经验的分享等,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