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肠癌的治疗方案与进展

2023-08-02作者:小卷儿资讯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等。

 

首先,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手术的主要目标是切除肿瘤组织。手术的类型根据肿瘤的位置和阶段而定,可以是肿瘤切除术、部分结肠切除术或全结肠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会将癌组织完全切除并清除周围淋巴结,以确保彻底切除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除手术外,化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癌细胞,以防止其生长和扩散。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后(辅助化疗)或术前后结合放疗使用。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是在手术前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手术难度;辅助化疗则是为了杀灭手术后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化疗药物可以通过注射、口服或静脉输液途径给予,药物的选择与用药周期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此外,放疗也常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放疗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放疗可以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也可以单独使用。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放疗可以起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和减轻疼痛的作用。放疗通常需要多个疗程,每个疗程通常为数,每周进行多次。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定蛋白质或基因进行干预,抑制肿瘤生长和传播。这些靶向药物可以用于一些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特别是那些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人。靶向治疗药物通常以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药物组合使用。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增强或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是其中的两种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抑制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测的机制,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CAR-T细胞疗法则是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在实验室中加以增强,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药物,其作用是抑制体内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正常情况下,免疫检查点分子有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过度活跃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然而,癌细胞会利用这些免疫检查点分子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保护自身免受免疫细胞的袭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这些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功能,从而使免疫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攻击癌细胞。一些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

 

另一种免疫疗法是CAR-T细胞疗法,它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在CAR-T细胞疗法中,医生会提取患者自身的T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携带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CAR(嵌合抗原受体)。CAR是一种特殊的受体,能够识别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并激活T细胞来杀伤这些癌细胞。改造后的CAR-T细胞会被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CAR-T细胞疗法在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目前仍处于不断研究和发展的阶段。

 

总体而言,免疫疗法是一种创新且前景看好的癌症治疗方法。它通过调整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击败癌细胞。然而,免疫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其疗效和副作用也因人而异。因此,在采用免疫疗法治疗结直肠癌时,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文章作者:王晓东教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