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影像学诊断 | 下消化道出血到底应该“怎么看”?

2019-06-2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 下消化道出血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吴东


所有下消化道出血(LGIB)患者均应接受血型、血常规、肝肾功及凝血指标检测。对于不能排除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患者,可考虑置入鼻胃管并进行胃冲洗,冲洗出血性胃液可明确UGIB存在。但若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且幽门保持关闭,则鼻胃管冲洗可能出现假阴性。鼻胃管的另一用途是给予清肠剂(口服困难者),以完成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近年来内镜和影像技术发展较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LGIB的诊治面貌,尤其以结肠镜和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最为突出。本文将对LGIB的内镜和影像学诊断评估进行总结。


结肠镜

结肠镜可直视观察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是诊断LGIB病因的最佳方法(图1)。文献报告89%~97%的LGIB患者可经急诊结肠镜检查而获确诊。在部分出血病例,结肠镜还可通过金属夹、氩离子凝固术、黏膜下注射、喷洒止血药物、内镜下套扎、外置内镜金属夹等技术在内镜下止血。基于这些优势,目前结肠镜已成为急性LGIB的首选诊疗手段。

640.webp.jpg

图1 通过结肠镜确诊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A,结肠癌;B,溃疡性结肠炎;C,结肠血管畸形


但是关于结肠镜在LGIB的应用仍有一些争论,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首先是最佳检查时机理论上来说,出血后越早实施内镜检查,越有可能发现活动性出血,因此有学者主张争取在出血后12~24 h内进行结肠镜,理由是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出血病因,降低再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出血急性期也存在病情不稳定、肠道准备困难等不利因素,必要时应结合病情进行个体化决策。

其次是关于肠道准备的必要性。对于出血速度较快的LGIB,鲜血本身就有一定的清肠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急诊结肠镜不一定都需要肠道准备。带有注水功能和大直径工作钳道的治疗内镜应用日益普遍,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对肠道准备的依赖。但在无肠道准备的情况下完成全结肠检查的成功率下降,且内镜视野不清,检查风险增高。

因此,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在结肠镜检查前应尽量完成肠道准备。聚乙二醇(PEG)安全性较好,不增加再出血风险,是LGIB患者的首选清肠剂,推荐剂量为3~4 L,理想情况下患者服用PEG数小时后排便呈清水样,为内镜检查的时机。

当然,并非所有LGIB患者均需提前服用PEG,以下情况可考虑不用清肠剂而直接试行结肠镜:① 病情不允许肠道准备,例如出血速度较快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② 预先掌握了出血部位和原因(例如息肉切除术后出血);③ 估计出血位于直肠或左半结肠,且内镜下止血有一定的把握。


CT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是近年来LGIB诊断技术的重要进展。MDCTA较常规CT明显提高了扫描速度,可获得高分辨率的薄层轴位图像,适合显示肠道病变。通过外周静脉(通常是肘静脉)以较高速度(4 ml/s)注入造影剂,在动脉期及门脉期若发现造影剂溢入结直肠,则提示活动性LGIB(图2)。

文献报告MDCTA可检出0.3 ml/min的急性LGIB。检查前应避免应用口服对比剂,以免干扰对肠腔内积血的判断。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MDCTA诊断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60.6%,准确率88.5%。

荟萃分析表明,MDCTA对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的总体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92.1%,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35,基本可以取代传统血管造影的诊断作用。MDCTA诊断活动性LGIB具有简单、快速、无创等优势,并且可显示病变形态学特征以指导后续治疗,但也存在射线暴露、造影剂过敏、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临床应予注意。

640.webp (1).jpg

图2 CT血管造影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A,患者女性,41岁,血便伴发热,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盲肠造影剂外溢入肠腔,经手术确诊为克罗恩病;B,患者男性,40岁,脓血便8周,住院期间突发大量鲜血便,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横结肠造影剂外溢,诊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肠炎


核素显像

核素显像是对急性LGIB敏感性较高的检查,可检出0.1~0.5 ml/min的出血。其原理是应用99m锝(99mTc)标记红细胞,若发现局部肠道有放射性物质异常浓聚,浓聚灶随时间延长而趋于显著,并且有沿着消化道移行的趋势,则高度提示该部位存在活动性出血。

文献报告核素显像对急性LGIB的阳性率为45%~90%。该技术无创、安全,缺点在于只能靠腹部投影大致判断出血部位,故定位诊断准确性不高。例如,右下腹放射性异常浓聚的患者其出血病灶可能是盲肠或升结肠,也可能在回肠,甚至可能是(冗长的)乙状结肠。近期一项对照研究发现,核素显像对于急性LGIB的检出率与CT血管成像相仿,但定位诊断准确率却显著低于后者(30%比53%)。因此,目前核素显像只是LGIB的辅助性诊断工具。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是有创性的检查,可发现0.5 ml/min的LGIB。该技术一大优势是在明确出血部位后,通过超选择栓塞(superselective embolization)罪犯血管而止血。

荟萃分析发现,血管造影联合栓塞对憩室引起的急性LGIB止血成功率达85%,但对其他病因所致LGIB止血成功率却仅有50%。再出血率高(22%)是该技术的主要不足,其原因是肠道血供侧支循环较少,栓塞易造成肠缺血、坏死,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7%。还有研究指出,血管造影对急性LGIB的诊断阳性率显著低于急诊结肠镜检查,且前者有造影剂肾病等不良反应。基于这些原因,目前血管造影在LGIB的应用已趋于减少。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相关链接:

LGIB的典型临床表现汇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