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行稳致远十八载,奋楫创新赢未来。“2024年第十八届CSCO长白肿瘤年会”于2024年7月18-2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内容涵盖肿瘤临床与转化研究的热点话题,来自肿瘤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国内外先进的诊疗理念、临床和转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宝贵的经验,共同促进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会议期间,我们荣幸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现将采访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Q1:我们知道,您和团队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个体化药物治疗研究,您能否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结直肠癌个体化药物治疗有哪些重要进展?
袁瑛教授:结直肠癌治疗领域近年来逐渐向个体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基因检测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了解MSI状态、HER2状态以及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是重要步骤。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dMMR/MSI-H患者,免疫治疗已成为首选,优于传统的化疗和靶向药物联合使用。而对于BRAF突变患者,BRAF抑制剂联合抗EGFR单抗的疗法也得到了临床认可,并且包括KRASG12C、KRASG12D、pan-(K)RAS抑制剂在内的多种新型抑制剂正在研究中。此外,HER2状态检测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针对HER2阳性患者的抗HER2治疗+化疗的相关研究目前也在进行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对特定治疗都会有效果。不是所有BRAF突变患者都能对BRAF抑制剂产生疗效;dMMR患者也不是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KRAS、BRAF野生型的患者也不一定都能够从抗EGFR治疗中获益。因此,我们团队近年来致力于更加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的研究。在野生型患者中,团队探索了使用抗EGFR单抗进一步筛选有效与无效的患者群体,今年团队也在《Cancer Letter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野生型患者的研究文章。同时,我们也在对BRAF突变和HRE2突变、dMMR患者进行相关耐药研究,以更好地实现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Q2:针对结直肠癌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您能否就如何更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对临床医师的诊疗活动提出一些建议?
袁瑛教授:首先,检测是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前提,通过先行检测能探索出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其次,我们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入,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发病机制进行详细研究,以发现新的针对性靶点;当然,还需要在药物研发方面取得成功。因此,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但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肠癌领域,一些针对重要靶点的个体化治疗,也在从后线治疗逐步推进到一线甚至辅助治疗。例如,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现有的指南推荐使用BRAF抑制剂联合抗EGFR单抗作为晚期二线及三线治疗方案。全球正在进行的BREAKWATER III期临床研究旨在探索将这种联合治疗从后线治疗向一线治疗推进的可行性。此外,还有更为前瞻性的研究思路,探讨将BRAF抑制剂联合抗EGFR单抗的治疗时机从晚期移至术后辅助治疗的可能性。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正在进行一项研究,研究对象为接受根治性手术后的高危Ⅱ期、Ⅲ期BRAF突变患者,在完成辅助化疗后继续接受BRAF抑制剂联合抗EGFR单抗治疗,以期最大程度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Q3:对于未来结直肠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研究方向,您有哪些展望和预测?
袁瑛教授:目前来看,在肠癌领域,刚刚提到的几个关键靶点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目前,无论是KRASG12C还是BRAF,相关药物仍处于第一代研发阶段。但是,新一代和第二代药物,包括pan-(K)RAS抑制剂以及第二代BRAF抑制剂等,也在积极研究中。这些新药旨在克服已出现耐药性的患者对靶向药物的抵抗,并进一步提高疗效。这一思路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策略非常类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针对EGFR突变的药物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三代,ALK突变的患者也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药物的治疗进展。
审阅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袁瑛教授
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桂晶晶
肿瘤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实用肿瘤杂志》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第一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2016年)
第三届国之名医 · 优秀风范奖(2019年)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遗传学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理事
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家族遗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