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钠和尿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3-10-28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含量最高的阳离子,每升血浆中无机阳离子为154mmol,其中Na+占到约90%,维持血浆的一半晶体渗透压,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成年男性日常饮食中一般含有3~6g的Na+(7~14gNaCL),来源于食物中的Na+几乎完全从胃肠道吸收(90~250mmol)人体每天需求量仅为1~2mmol。


肾脏是Na+最终调节器官,多余Na+由肾脏排出。钠在肾小球自由滤过,滤液中70%~80%的Na+在近端小管伴随Cl-和水进行主动重吸收。另外20%~25%在髓祥随着Cl-和更多的水被动重吸收。醛固酮可以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该部上皮细胞管腔侧Na+、K+通透性以及Na+-K+-ATP酶活性,使Na+重吸收增加,K+排出增加,达到保钠排钾的作用。


体内可交换的钠总量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过渗透压作用可影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钠浓度的改变可由水、钠任一量的变化而引起,故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水与钠的正常代谢及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检测方法


Na+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FES)、ISE、分光光度法。其中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方法,Na+和K+检测方法基本相同。



参考区间


成人血清钠参考137~147mmol/L,危急值>160mmol/L或<120mmol/L。成人尿钠130~260mmol/24h。



注意事项


1.红细胞中所含 Na+仅为血浆中的十分之一,因此溶血不会引起血清或血浆中的 Na+检测结果的显著误差。


2.脂血标本可造成假性低钠血症,应超速离心后取下层清液分析,使用直接离子电极选择法时例外。


3.利尿药、各种泻药可导致血钠降低。


4.醛固酮等药物可使血钠增高。


5.尿液钠浓度在一天中变化比较大,故尿钠的测定需要留取24小时的全部尿液保存样本的容器应该放置在冰箱或是在保存的过程中持续冰浴,若使用防腐剂,应当在尿液收集前先加入容器中。


6.咖啡因、利尿药等可使尿钠升高。



临床意义


一、高钠血症


当血清Na+浓度大于145.0mmol/L,称为高钠血症。高钠血症可因摄入钠增多或体液中水丢失增多引起。根据发生的原因和机制,高钠血症分为浓缩性高钠血症和潴留性高钠血症两种,以浓缩性高钠血症最常见。


高钠血症常见于幼儿和老年人,尤其住院患者,在住院患者中约占0.3%~1%,在重症监护病房,高钠血症发生率约为7.31%~17.65%;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约25%并发高钠血症,病死率约为40%~55%。


高钠血症主要症状是神经系统异常,症状的轻重和血钠的水平以及起病的快慢有关。急性起病症状明显,慢性起病时症状较轻。


急性高钠血症初始表现为躁动、乏力、易激惹、恶心、呕吐等,当血钠急剧升高超过160mmol/L可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出现嗜睡、癫痫发作,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


血清钠浓度高于180mmol/L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慢性高钠血症的定义为高钠血症持续超过1日,多数患者初始没有明显症状,因为1~3日内脑部会逐渐适应,严重时可出现烦躁或淡漠、肌张力增高、深腱反射亢进和抽搐等。


高钠血症的常见原因


1.水摄入不足:昏迷、拒食等引起饮水困难,脑外伤等引起渴感中枢迟钝或渗透压感受器不敏感时可引起水摄入过少,导致血钠增高。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皮质激素的排钾保钠作用,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出现高血钠。


3.严重脱水:高温剧烈运动,体内水分丢失比钠丢失多时发生高渗性脱水。


4.中枢性尿崩症:发病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大增,如补水不足,血钠增高。


二、低钠血症


当血清中Na+浓度小于135.0mmol/L,称为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低钠血症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体内水盐失衡疾病,可由水增多或钠减少引起,临床上常见于水增多引起的低钠血症,发生低钠血症时常会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困倦疲乏、烦躁不安、肌无力或痉挛、癫痫发作甚至昏迷等一系列表现。


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分类


轻度低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30~135mmol/L。中度低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25~129mmol/L。重度低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 125mmol/L。若血清钠离子浓度在110~125mmol/L时,患者症状明显且严重,需引起重视。


低钠血症的常见原因


1.胃肠道失钠:幽门梗阻、呕吐、腹泻、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口、引流等可丢失大量消化液而缺钠。


2.尿钠排出增多:见于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药治疗等。


3.皮肤失钠:大量出汗时只补充水分而不补充钠,大面积烧伤、创伤,体液及钠从创口大量丢失,亦可引起低血钠。


4.抗利尿激素(ADH)过多:肾病综合征时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右侧心力衰竭时有效血容量减低等都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多,血钠被稀释。


三、尿钠的临床意义


1.尿钠升高:糖尿病、肾小管病变、艾迪生病、碱中毒、使用利尿药、摄入过多钠盐或应用过多盐水


2.尿钠降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水、烧伤、腹泻、缺钠饮食、出汗过多。


来源:检验学习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