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究竟错在哪里?《柳叶刀》刊文,引发肿瘤临床试验问题大思辨!丨今日前沿

2024-03-05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胰腺癌因恶性程度高且死亡率居高不下,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科学家和医疗工作者们针对胰腺癌治疗进行了长久而持续的研究,但进展甚微。那么,我们是否做错了什么?未来又该如何继续探索?


近期,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顿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肿瘤学系和公共卫生科学系Bishal Gyawali教授与Christopher M Booth教授在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肿瘤学》杂志的“PERSPETIVES”板块联合发表了题为《转移性胰腺癌治疗:25年的创新,但对患者而言进展甚微(Treatment of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25 years of innovation with little progress for patients)》的署名文章,对晚期胰腺癌的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表达了深刻忧思,观点切中肯綮,分析鞭辟入里。小编特将文章精粹整理、客观编译,以供广大读者阅读思考。





转移性胰腺癌治疗
25年的创新,但对患者而言进展甚微


01
 历经长久探索,我们错在何处?

在过去三十年中,虽然临床试验激增,并有多种新的治疗方法获批,但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不足1年。那么,我们错在哪里?


  • 1997年随机对照试验确显示吉西他滨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优于氟尿嘧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并将中位总生存(OS)期提高了1个月。但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 "适度 "的优势,并没有夸大研究结果;

  • 但到了2007年,在一项比较吉西他滨+厄洛替尼吉西他滨加安慰剂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Ⅲ期随机对照试验中OS期延长的中位数仅为10天,研究者却大张旗鼓地宣称研究得到了阳性结果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认为对这两项试验结果截然不同的看法体现了这个领域正在发生的转变。


02
 药物创新不断,但真有意义吗?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认为,药物创新不断,但意义不大。


  • 虽然在安全性方面有一定微小差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就是昂贵的紫杉醇而前者已经获批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但后者却未获批准;

  • 与之类似,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实际上只是昂贵的伊立替康,虽然两者效果类似,但NAPOLI-1研究和NAPOLI-3研究都更加青睐较新的、昂贵的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研究者也未对此给出充分解释。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尖锐地指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都是肿瘤学领域的伪创新。依据这些研究数据对患者推荐新的药物,将对医疗系统造成经济损失。


03 得到阳性结果,但设计合理吗?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认为2019年的POLO研究存在诸多问题。

  • 分组方面,研究者暂停了化疗有效的对照组患者的化疗,这是不道德的;

  • 研究终点方面,选择了无进展生存(PFS)期而非OS期作为主要研究终点,虽然PFS期有改善,但主要还是因为对照组患者没有得到积极治疗的原因;

  • 影响方面,该研究虽然促使新药得到FDA的批准,但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


04
 数据令人乐观还是令人沮丧?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认为,回顾过去25年转移性胰腺癌研究历程,情况令人沮丧。虽然有多种新药获批,但在临床试验中,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不足1年。而且新药对比老药并没有显著的优势。


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趋势。

  • 首先,为了检测出更小的差异,试验的样本量在逐渐增加;

  • 其次,尽管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没有变化,但多项研究已将PFS期作为主要研究终点;

  • 最后,尽管OS期的改善幅度没有提高,但媒体报道和研究者在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却更加乐观和积极。

图 1997~2023年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药物关键性试验中OS期中位数与治疗组样本量的变化 数据按每项试验中的单个治疗组显示。折线表示每项研究中每个治疗组的样本量,柱形表示OS期的中位数。


05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发人深省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认为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令人警醒。

  • 新药在临床研究中的数据并不等于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表现,FOLFIRINOX方案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的中位OS期为11个月,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只有约8个月。

  • 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与1989~1993年相比,2014~2018年期间新发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提高了1%,Ⅳ期胰腺癌的5年OS率仅从1970年的3%变为2017年的5%;

  • 以美国为例,胰腺癌死亡率仍在上升。另外,与肺癌或乳腺癌不同,胰腺癌的存活率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也没什么不同,


这些似乎说明新药物并没有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改善。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提醒,这些数据应该让所有胰腺癌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警醒:少一些自我陶醉,多一些自省,为患者做的还能更好。


06
 精准医疗需要高标准证据支持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认为,

  • 虽然研究表明25%~40%的胰腺癌患者至少存在一种可靶向的基因改变,但有资格接受这些新的靶向药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比例仍然极小,不足5%;

  • 而且,很多新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药物并没有随机试验的数据支持,生存收益并不明确;

  • 此外,研究显示在使用此类精准医疗方法的真实世界研究中,不朽时间偏差会夸大生存结果。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强调,这些精准医疗上的进展应有高标准的证据支持,并且是因为确实有帮助而被采用,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新的。


07 胰腺癌治疗任重道远

Gyawali教授与Booth教授在文章的最后表示,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是肿瘤学中最差的。为了患者,我们有责任创新和研发新药,以延长患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只有当我们不再庆祝基于试验设计中的伪创新和伪胜利,关注是否能够真正改善患者生活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继续那些确实能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手术、病理和姑息治疗服务的可及性。为了确保与研究的目标与患者的需求一致,我们需要改善本领域证据生成、解释和交流的过程。


编译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若您对本篇文章所述内容及所持观点有任何不同意见或评论,欢迎在文末评论区留言交流。小编后续会根据调研及留言情况邀请国内胰腺癌领域专家作深入点评及讨论。

特此申明,本文仅以信息交流为目的作客观呈现,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