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腹症是急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掌握急腹症的影像诊治思路,对提高急腹症的诊治水平大有助益。《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消化·肝病频道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唐光健教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健谈影像-急腹症CT读片思路解析”系列文章,希望能对医生的影像学习和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本期为大家带来唐光健教授关于腹部脏器急性炎症影像诊断的体会,敬请关注~
注:本系列文章主要是体会,并非论著,虽然有一些文献报道,但数据极少,希望读者朋友们了解!
腹部脏器的急性炎症常可引起急性腹痛,包括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憩室炎、急性胃肠炎等,及时正确诊断,有利于及时处理,避免疾病加重与出现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引起急腹症的疾病之一。来到影像科申请腹部CT前急诊科医生根据临床表现-上腹痛向背部放射,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增高已初步拟诊为急性胰腺炎,申请腹部CT检查的目的除证实诊断外,主要目的是确定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与严重程度的影像评估。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教科书中已有详细描述,包括胰腺肿胀饱满、外缘模糊、相邻脂肪水肿呈絮状密度增高、肾前筋膜增厚、急性胰周积液等,诊断多无困难。但一些CT表现并无严格定义,应用较为随意。
胰腺随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小叶间脂肪增多,增厚多少即为“肿胀饱满”没有一定标准。观察小叶间脂肪是否显示清楚是判断胰腺水肿的一个有用的指标,特别是中老年病人(图1)。
另外,这些征象中,左侧肾前筋膜增厚是一个较敏感的指标,其他表现不明显时,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CT平扫即可观察到左侧肾前筋膜增厚(图2),在肾前与肾周间隙脂肪的对比下显示清楚,而正常的肾前筋膜在轴位影像上隐约可见呈细线样;当然,更少见的局限于胰头的局限性胰腺急性炎症显示为右侧肾前筋膜增厚。经统计,约有27%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腹部CT表现为阴性,是因为炎症较轻或发病时间短,CT还不能显示炎症引起的病理改变,不能否定临床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我们不能报告“胰腺CT平扫正常”,而应报告“未见异常”,表示可能存在CT尚不能显示的轻度病理改变,并建议临床2-3天后复查。
图1 胰腺小叶
a. 正常胰腺小叶。患者男性,75岁,增强CT门静脉期,沿胰腺体部长轴曲面多平面重组(cMPR),箭号示胰腺小叶与小叶间低密度脂肪,界限清晰;b. 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男性,70岁,增强CT动脉期示胰腺小叶间脂肪密度增高,小叶边缘模糊(箭号)
图2 轻型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
患者女性,64岁,间断上腹痛1周,血清脂肪酶376.00 U/L。胰腺体部水平增强CT门静脉期,层厚1.5 mm,左肾前筋膜轻度增厚,隐约可见(箭号),右侧肾前筋膜无增厚,CT不能显示(箭头)
分型与严重程度的评估。急性胰腺炎的分类有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2012年修正版的2分类与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9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临床3分类。前者主要为病理分类,后者则以病生理与影像为分类依据。影像可反映病变的病理改变,因而多采用亚特兰大分类,将急性胰腺炎分为间质水肿型胰腺炎与坏死性胰腺炎。两类炎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大体病理的胰腺坏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CT表现为坏死部分的胰腺实质呈低强化或不强化,与正常强化的无坏死胰腺实质分界清楚(图3)。而间质水肿型胰腺炎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虽然Balthazar 1990年发布的急性胰腺炎影像分级/评分标准及急性胰腺炎CT严重指数(CTSI)已有30余年,但由于简单易行,与临床及预后相关性好,仍在临床应用(表1)。
图3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患者女性,42岁,间断上腹痛,加重1天。增强CT门静脉期,可见胰腺尾部呈节段性无强化(星号),与正常强化的胰腺体部界限清楚。坏死已有液化略呈囊状,范围约为胰腺的30%。
表1 急性胰腺炎Balthazar分级
(点击查看大图)
胰腺炎CTSI是在Balthazar评分的基础上加上胰腺坏死范围评分:胰腺坏死≤30%加2分,30%~50%加4分,50%以上加6分,根据积分CTSI分为3级:
表2 胰腺炎CTSI分级
(点击查看大图)
根据研究,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CTSI Ⅰ级为5%,Ⅱ级20%,Ⅲ级为40%。
Balthazar与CTSI分级简单易操作,重要的是积液间隙CT影像的认定。间隙包括腹腔、肾前间隙与肾周间隙等。判断肾前间隙积液还是腹腔积液的重要解剖标志是升/降结肠,升/降结肠为腹腔间位器官,只有腹侧半周有壁腹膜覆盖,因此积液与肠管后半周接触是肾前间隙积液,与前半周接触则为腹腔积液(图4)。此外,还应注意胰腺炎脾静脉受累情况,炎症波及脾静脉时可造成脾静脉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血栓形成。
图4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患者男性,75岁。胰腺颈部水平增强CT门静脉期。可见左侧肾前间隙水样密度积液(箭号)与降结肠(星号)后壁接触。同时可见胰周包裹性坏死。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男性中8.6%、女性中6.7%一生中有罹患阑尾炎的危险。多数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典型,急诊医生首选超声检查,B型超声观察实时影像的优势可显示阑尾水肿造成压迫下的变形消失,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分别达到71.2%~92%, 83.3%~96%。因急腹症做急诊CT检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多无典型临床表现,急诊申请也常无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提示,这需要我们在浏览腹部CT影像时要注意阑尾的观察。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包括阑尾直径>8 mm,壁增厚>2 mm,阑尾内粪石、相邻脂肪水样密度条纹以及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等,教科书已有描述,不再赘述;在病变的检出与诊断时,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找寻阑尾。阑尾结构相对细小,在CT影像上常不易找到,特别是体形较廋、腹部脂肪较少及儿童患者。在解剖上,阑尾-盲肠结合部位于回盲瓣下方3 mm~20 mm,多为10 mm左右。在CT上回盲瓣结构较容易辩认,找到后向足侧仔细查找即容易找到阑尾(图5),不过要注意的是,未充盈处于收缩状态的末段回肠在CT影像上与阑尾可极为相似,一定要向远离盲肠方向找到肠绊的盲端才可确定是阑尾。另外,在阑尾穿孔形成脓肿时,需要与右髂窝非阑尾来源的脓肿,如卵巢脓肿鉴别,关键同样是找到阑尾,阑尾脓肿时阑尾有炎症表现,并缺损不完整,甚至肠腔与脓肿交通,非阑尾来源的脓肿阑尾外形应完整,但受到相邻脓肿波及,壁可有增厚水肿与较高强化;脓肿内发现致密粪石也-提示脓肿来自阑尾。
图5 正常阑尾
a、b增强CT门静脉期轴位影像。a.回盲瓣(箭号)水平;b. 阑尾发出部(箭号)水平;c. 斜冠状MPR,同一层面显示回盲瓣(箭号)与阑尾(箭头),两者相距约1.6 cm。
其他可引起急腹症的炎性病变包括结肠憩室炎、肠脂垂炎以及急性胃肠炎等,缺血性肠炎在腹部血管病变性急腹症时讨论;
由于结肠憩室多见于左半结肠,因此憩室炎多见于乙状结肠与降结肠。结肠憩室炎的CT表现多典型:局部小囊袋状凸出的憩室壁增厚,相邻脂肪出现絮状条纹,黏膜与浆膜强化高,黏膜下水肿相对低强化呈夹层状,相邻肠系膜如乙状结肠系膜血管充血增粗伴少量积液等,由于憩室内常有致密粪石,病变内可见致密小结节,诊断多无困难,重要的是发现病变,需要在浏览CT影像时对肠道耐心观察,避免漏诊;升结肠憩室炎时要注意寻找观察阑尾,注意病变解剖位置,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肠脂垂炎多见于左半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系膜的肠脂垂,扭转缺血是肠脂垂炎的主要原因。CT表现为0.5 cm~3 cm大小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周边较高密度环,可有轻度强化,中央呈脂肪密度,脂肪中心有时可见较高密度斑点,是出血或纤维瘢痕造成的(图6)。病变位于结肠旁伴脂肪密度成分是其特点,易与肿大淋巴结鉴别;
图6 肠脂垂炎
增强CT静脉期,沿乙状结肠长轴斜矢状MPR,示乙状结肠(星号)系膜脂垂炎(箭号),呈卵圆形,周边密度较高,内部呈脂肪密度,中央可见较高密度斑片。
急性结肠炎常见,可有多种病因,可累及部分或全结肠,不同病因急性结肠炎CT表现没有特异性,一般可见肠壁水肿增厚,黏膜充血相对高强化。由于炎症结肠处于激惹状态,腹泻导致肠内容排空,当CT显示结肠挛缩状肠腔极少内容物时应提示临床除外急性结肠炎。
总之,观察急腹症病人CT腹部影像时,一定不能以解剖范围大,位置不恒定而忽视对胃肠道的仔细观察,避免较小病变的漏诊。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请授权)
【猜你想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