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4年4月12日-14日
4月14日中午,一年一度为期三天的“2024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暨第十六届中日ESD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此次会议以内镜微创切除手术为主题,以技术创新为特点,同时兼顾消化内镜诊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和科学性,为国内外同道提供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本次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共邀请到与会嘉宾382位(其中外宾8位),全球50位优秀内镜专家完成手术演示52台,主会场演讲33场,开设分论坛14个,注册代表近2000人,线下到场人数近4000人,线上累计观看超18万人次,会议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展现了中国消化内镜走向世界的历程和实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演讲与授课,分享各自在内镜操作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以及内镜微创切除相关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此次大会着眼于全面展现内镜微创切除新理念、新技术、新动态和新成果,围绕全新的内镜微创理念新认识——ERBEC,即Elements(基本要素)、Reservation-resection(可保可切)、Bilateral-benefit(医患双方受益)、Expansion(指征扩大)、Collaboration(医工协同),以及内镜微创切除相关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今年的会议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大会仍然秉承历届会议以学术讲座和现场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模式,借助互联网工具,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消化及消化内镜领域的专家学者、普外科及胸外科医生、其他一线医护人员等广泛参与,可进行实时互动,并在主会场外还设有14个分论坛,涵盖数百个演讲课题,采用交流会、沙龙、辩论赛、研讨会、论坛、现场手术演示和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
2. 大会期间周平红教授通过新闻发布会首次分享全球首例内镜下“超微创”破胸膜肿瘤切除术,通过食管隧道内镜进入胸腔,采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技术精准剥离肿物,同时保留患者食管功能,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山医院在内镜微创切除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3. 今年的14个分论坛中,首次举办内镜治疗出血管理与RDI技术应用交流会、结直肠癌早筛新方案专题讨论会、胃癌早诊早治中青年医师论坛、结直肠早癌MDT诊治专场等,内容更加多元化;
4. 会议期间由5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内镜专家就EMR、ESD、ESE、EFTR、POEM、POP、STER、STESD、EUS穿刺引流、ERCP直视胆道下取石、阑尾结石直视镜下取石、阑尾残株切除以及消化道狭窄的放射状切开等内镜诊断和诊疗领域的一系列新技术进行手术演示共计52台,展示了消化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创新突破;
点击查看大图
5. 大会邀请到超20位国内外医学教授进行共计33场主题演讲,内容涵盖EUS和ERCP技术创新、NEMJ论文发表、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内镜下缝合、困难结直肠ESD、肠微生态与大肠癌、消化医工结合、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早诊早治、EUS质控等多项热点话题,新颖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指引了未来消化内镜学术的发展方向。
2024年ESD优秀病例展示交流会、第七届海博刀手术视频大赛总决赛、主题为黄疸引流的EUS和ERCP的超级辩论赛、RDI技术应用交流会如期举行,为全世界优秀的内镜医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小肠论坛暨双囊领路DBE系列活动也顺利进行,各位专家们围绕“小肠疾病诊疗的发展与展望”和“炎症性肠病狭窄内镜下治疗的利与弊”两项议题进行了讨论。在第十二届ESD护理沙龙中,与会同仁就“管理与创新”、“技术与创新”、“内镜专科护士”、“‘男’丁格尔们”四个方面下的多个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上午7点首先进入手术演示转播环节,这也是大会从六年前开启的创新模式,今年共有50位国内外顶尖专家进行52台内镜手术的表演。随后8点的开幕式在大会主席周平红教授的主持下开始。周平红教授对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嘉宾予以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闻大翔教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教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上海市医师协会副会长赵丹丹教授,上海市医学常务副会长谭鸣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令狐恩强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爱明教授、邹晓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姚礼庆教授,以及远道而来的静冈癌症中心院长Hiroyuki Ono(小野裕之)教授,大阪国际癌症中心Noriya Uedo(上堂文也)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Roy Soetikno教授和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专家学者。樊嘉院士、宁光院士、邬惊雷会长、赵丹丹书记、闻大翔书记、张澍田教授、令狐恩强主委、小野裕之教授分别致开幕辞,肯定了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发展与成长,以及为上海市医学事业、中外消化届乃至世界医学界的贡献。在院士讲坛中,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樊嘉院士和小野裕之教授分别进行演讲,给参会同道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学术见解。
上午,会议增设了结直肠早癌MDT诊治专场,团队由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普外科结直肠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等各科专长于消化道癌症诊疗的专家组成,本次专场主要针对结直肠早期癌症,探究更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在会上提出了最新的多学科合作临床研究计划,为患者搭建了更加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的诊疗平台。
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快速发展,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山内镜团队在过去十多年中,将消化内镜切除技术不断创新,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到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直至内镜经消化道腔外手术,现已完成了经内镜保胆取石、经内镜腹腔肿瘤切除等众多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自从2007年举办第一届上海国际消化内镜研讨会之后,大会每年都邀请众多国际和国内的著名内镜专家,为参会代表带来内镜诊疗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器械,成为了业内一年一度的盛会。在过去的2023年,多项指南被更新,使食管早癌和胃早癌的内镜治疗更为规范、疗效更佳;黏膜下肿瘤的诊治再次成为了热点,美国ACG的指南和中国指南几乎同时更新,更多新理念得到了肯定;类似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消化内镜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未来ERBEC理念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为内镜微创的发展提供借鉴、指明方向。
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所说,中山内镜发展见证了“临床实践加科研创新,超越同行并引领国际”的理念,不断将“禁忌证”变为“适应证”,这也体现了中山医院作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始终致力于瞄准解决“卡脖子”和“临门一脚”难题,努力提升诊疗能力和服务精度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的参与,期待2025年4月11-13日再次相聚上海!
作者:潘海婷 胡健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