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亚洲地区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清除被认为是慢性HBV感染的最重要的终点之一,并且与HCC风险降低有关。对于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者,其HCC风险是否仍然与HBsAg有关?
我国学者最近完成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并非如此,代谢性疾病可能是这部分患者罹患HCC的危险因素。“HBsAg血清学清除后,患者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控制体重,坚持锻炼。”
背景:
据既往基于临床较小样本量的研究报道,发生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CC发病率为0~10500/10万人-年。但由于这些来自医院门诊的患者的肝功能较差,不能代表一般人群。而且,迄今为止没有研究比较HBsAg血清学清除者和未感染者之间的HCC发病率,HBsAg血清学清除后HCC发生的潜在致癌机制也尚不清楚。因此,研究者开展了这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旨在通过一系列血清学标志物和HCC筛查,来评估不同HBsAg状态人群的HCC发病率,及与潜在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者于2007年开始在中国启东建立该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共计37 927名年龄在30至70岁之间的居民和在当地居住至少五年的人有资格参与。在排除68名有既往癌症史、8名HBsAg血清学清除前发生HCC及8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sAg血清学清除者后,研究纳入了652名HBsAg血清学清除者、2983名HBsAg持续携带者和33 920名HBsAg阴性参与者。
在2007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每6个月对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一次随访,检测并记录每个时间点的血清HBsAg、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及B超检查结果。在随访检查中通过超声检查和AFP检测,及与启东癌症登记处联网,确定HCC患者。自发HBsAg血清学清除被定义为个体首次HBsAg呈血清学阴性,且此后至少6个月内保持血清学阴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估计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
结果:
HBsAg血清学清除者、HBsAg持续携带者和HBsAg阴性者这三组中,年龄和性别的分布均衡。HBsAg血清学清除组中,8名发生HCC,累积HCC发生率为19.8/10万人-年,显著低于HBsAg持续携带组(306例HCC,HCC发病率为179.3/10万人-年,P<0.001),但略高于HBsAg阴性组(138例HCC,HCC发病率为6.81/10万人-年,P=0.012)。
HBsAg持续携带组中,以下因素显著增加了HCC风险:男性、年龄、癌症家族史,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U/L或基线AFP>20 U/L(HR分别为2.83、1.43、1.73、2.02、10.92,图1)。
然而,上述预测因子与出现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者的HCC发生风险无关。此外,研究还发现较高的体质量指数(BMI≥25.0)与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者的HCC风险显著相关(HR:9.32,P=0.040)。研究还发现,与HBsAg持续携带组的HCC患者相比,HBsAg血清学清除组的HCC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6/8)更高(16.01%,RR:28.21,P=0.049)。
图1.不同HBsAg状态组中,基线状态与HCC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分层分析
基于上述特征差异,研究者推测HBsAg血清学清除者的致癌机制与HBsAg持续携带者不同。对于HBsAg持续携带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驱动因素。在HBsAg血清学清除后,代谢性疾病(肥胖或脂肪病)可能在肝脏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此外,有研究报告显示,在病毒流行率较低的地区,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可能是HCC风险的关键因素。
原文链接:Song C, Zhu J, Ge Z, et al. Spontaneous Serocleara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Aug 1
(转载:《国际肝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