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有助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抑制肝纤维化进程,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
五灵胶囊(丸)由柴胡、灵芝、丹参、五味子四味中药组成,源自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专家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经现代工艺制备而成。其中五灵胶囊于2017年入选国家医保目录,2018年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9年入选国家医保目录甲类药品,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灵胶囊(丸)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修复受损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治疗肝损伤作用;可通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五灵胶囊(丸)相关材料见附录1。
五灵胶囊(丸)上市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但目前尚无遵循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共识或指南以详细规范其临床应用。因此,在总结临床医生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循证证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牵头组织中西医肝病专家、方法学专家和药学专家联合制定本共识,明确了五灵胶囊(丸)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问题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禁忌证等安全性问题,为临床规范应用五灵胶囊(丸)提供参考依据。
本共识的制定遵循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的编制流程,组建专家组、工作组,并设置专职秘书,通过两轮专家调研确定临床问题,由统计学专家检索相关文献并采用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标准进行证据质量评价,最后由专家组采用名义组法形成共识推荐意见,无证据的形成共识建议。本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共识编号为GS/CACM307-20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