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脂高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这是因为血脂高在初期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但其实通过“看脸”,也能发现患高血脂的早期信号。
脸上“黄色瘤”“老年环”
用“看脸”的方法发现高血脂的方法并不神秘,高血脂在脸部的信号,主要在眼睛上,重点看两个部位。
眼睑:看看有没有“黄色瘤”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睑上新出现黄色、橘色或者棕红色斑块或者结节,不痛不痒,就很可能是黄色瘤。它常长在上眼睑的内眼角处,也可能出现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膝盖上,针头或黄豆大小,边缘略高出皮肤表面,质地较柔软。
眼球:看看有没有“老年环” 黑眼球边缘如果出现一圈灰白色的、宽约1~2毫米的环状结构,称为“老年环”。之所以称为“老年环”,是因为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有动脉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身上。不过有时,血脂过高的中青年人也会出现。
所以,当40岁以下的年轻人出现老年环,更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提醒的是,只有一部分高血脂患者会出现黄色瘤和老年环,没有黄色瘤和老年环也并不代表没有高血脂。
血脂检查与相关指标
高血脂是怎样一步步危害健康的呢? 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而胆固醇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之分。
其中,“坏”胆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血脂检查的重要参考指标。首先,它会悄悄沉积在血管壁上,沉积得多了,容易形成堵塞,容易形成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其次,若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继续加剧,开始形成斑块。如果放任血脂继续升高,斑块就会逐渐变大、增多,就像积了水垢的水管,血管腔也会变窄,血流速度减慢。如果大的斑块出现在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冠心病,如果大的斑块堵在脑血管,就有引发脑卒中的风险。
此外,斑块不仅只“喜欢”心脑血管,如果它“进入”眼底,还可能发生突然失明,而在肾脏的话,同样也可以引发肾动脉硬化,肾功能下降甚至丧失。
高血脂最爱四类人
据统计,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已突破2.2亿。常应酬的“精英”、喜欢动物内脏的“吃货”、不爱运动的“宅族”、嗜酒如命的“醉翁”,这4类人出现高血脂的风险较高。
如今,火锅、烧烤中,动物肾(腰花)、肝、脑、心等成为餐桌上大受欢迎的菜品,这给血脂升高带来了隐患。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就高达2000毫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每天300毫克多了近6倍。
“两挑四减”饮食疗法
日常控制血脂与吃很有关系,饮食中要牢记“两挑”和“四减”。“一挑”是挑选优质蛋白质,物包括蛋类、乳制品、豆制品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食,脂肪低,饿而且还是极佳的天然钙质来源;“二挑”是挑出膳食纤维。如粗杂粮、绿叶蔬菜、各类水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血黏度,帮助调节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四减”即"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及坚果;减少甜食的摄入;减少摄入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减少喝酒、吸烟等不良习惯的行为。
很多人觉得自己控制了饮食、也运动和吃药了,还是不能有效控制血脂。这可能是遇到了以下四个问题。
问:我不吃油炸食物,为啥血脂还高?
答:老实说,你是不是喜欢吃盖浇饭、糖醋里脊、地三鲜?
盖浇饭中有较多肪,高血脂人群建议吃饭时把菜吃了,少吃或不吃菜汤。糖醋里脊、青椒炒煎蛋、红烧带鱼、地三鲜等虽然菜名里没有“炸”字,但其中的肉、蛋、鱼、菜等一般会先过油,常被大家忽视。
问:我卯足劲儿锻炼了两周,怎么还没效果?
答:要看到控血脂效果,至少坚持运动3个月。如果总是练练停停,容易导致身体吸收率大大提高,储存能量的能力增加,不仅不利于血脂状况的改善,可能还会使血脂升高。有研究认为,如果停止运动一个月,此前带来的有益改变还会消失。较为全面地改善血脂状况至少需要3个月,长期坚持比集中锻炼更有效。
问:我血脂降下来了,能不能停药?
答:如果血脂水平确实控制得很好,也没有冠心病等问题,可咨询医生后减量,看看效果。如果血脂上来了,说明还需要维持原剂量。
问:生活中有没有助降脂小窍门?
答:用泡豆水打豆浆。一般来说,把豆子提前浸泡8~12个小时,制成的豆浆味道更香浓,口感也更细腻。泡豆水溶出的物质有一定的保健效果。比如植酸和单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上升速度。
常捏握力球。血脂高的人,可随身带一个握力球(又称减压球),每次捏20次左右,可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活动关节、增强心脏收缩力,并有利于镇静和舒缓心情。
不少人认为血管硬化是老年病?不对,如今生活条件让血管硬化盯上年轻人,甚至是儿童。我国6~17岁的儿童中,接近1/3体重超标,他们的血管更容易“早衰”。血管硬化虽然深藏不露,但其危险性不容小觑,冠心病、中风都与它有关。用一个简单动作:握拳30秒测出你的血管弹性,快来试一试——
测试方法
双手握拳30秒,打开后看看手掌变白的现象,是否会马上消失。
测试结果
很快复原,血管健康 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血液流通被阻断,手掌会因此变成白色。手掌松开后,血流恢复,如果变白部位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30秒以上复原,警惕动脉硬化 如果需要30秒以上,手掌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出现血管内的“管道”变窄,影响供血。其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不同部位的血管硬化,表现也不同。
来源:IHF国际康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