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胡喜田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等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几乎没有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被“誉为静悄悄的杀手”。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监测血脂,对中老年人的疾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血脂包括哪些内容?
血脂是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等脂类物质的总称。
主要血脂指标的意义和危害?
2.1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主要是由乳糜颗粒来组成。
甘油三酯升高可也会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中也常见。
因为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饮食、酒精,因此其水平和生活习惯关系较大。
一般来说,超过2.3 mmol/L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过高,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就会增加,大的乳糜微粒也容易栓塞人体微循环,导致心脑血管血液黏度增加。
特别是当甘油三酯超过4.53 mmol/L时,发生胰腺炎的概率会增加,目前大多指南认为甘油三酯超过5.7 mol/L时,应该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2.2
胆固醇
2.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3.4 mmol/L。心脑血管病患者或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1.8mmol/L。
最新的动脉粥样硬化指南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极高危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应<1.4 mmol/L。这一人群包括合并糖尿病、反复发生心梗、近期发生心梗、大量吸烟或者反复出现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者。
2.2.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誉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是好的血脂成分,越高越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应> 1.04 mmol/L。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那么病人出现心脑血管病的概率就会增加,越低风险越高。
2.2.3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不能直接存在于血液中的,它需要一个运输工具。
这个运输工具就是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A主要运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细胞识别和摄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要通过载脂蛋白B实现。
因此载脂蛋白A指标高,就意味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而载脂蛋白B高,则意味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的可能性大一些,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该高的高、该低的低。
但是载脂蛋白A和B并不是治疗靶点。
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够通过调整脂蛋白的值让病人获益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2.4脂蛋白a/LP(a)
脂蛋白a是一个“坏”脂蛋白成分。
一方面它有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成分,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它有类似于纤维蛋白原的成分,导致容易出现血栓。
所以当人体内的脂蛋白a数值偏高时,引起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但是,脂蛋白a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而不是抽烟喝酒、久坐不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改变生活方式对脂蛋白a的影响并不大。
目前,如何用药来调节脂蛋白a的数值,临床上还没有特别好的干预方法。
血脂增高的目标值是多少?
血脂目标值: 若患者近期发生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在既往12个月内)、心肌梗死史(12个月以上)、缺血性卒中史、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病变、既往接受过血运重建或截肢的超高危患者LDL-C须控制在1.4 mmol/L以下。
已经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血管疾病患者等高危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其LDL-C须控制在1.8 mmol/L以下。
糖尿病患者LDL-C不应超过2.6 mmol/L。
若无高血压、糖尿病,不吸烟、不肥胖、父母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年轻人LDL-C不超过3.4 mmol/L即可。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血脂异常?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1.有冠心病病史者。
2.存在多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血脂筛查的周期如何安排?
1.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
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3.冠心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4.因冠心病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来源:胡喜田大夫心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