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聚焦肿瘤学高质量发展,这个大会开幕

2022-12-17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非原创

资讯头图.jpg


2022年12月3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肿瘤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峰会揭开帷幕。大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同步举办,全国肿瘤学界权威专家以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主旨,共同探讨肿瘤防治的前沿理论和未来方向。会期持续1天,共有7位院士、8位教授发表专题报告。


图片1.png


大会开幕仪式


大会开幕式由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主持。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建国、中国工程院于金明院士(线上)、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视频)、中国工程院邬堂春院士(视频)、湖北省卫健委张定宇副主任(视频)分别致辞。湖北省医院协会会长、原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等各级领导也于现场参会。


jason-blackeye-nyL-rzwP-Mk-unsplash.png

张玉书记主持会议


张玉书记对肿瘤中心的发展历程与远期规划作了介绍。他说,作为协和医院“1+3”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翼,肿瘤中心生于新世纪、长于新时代、处于新变局。20年前,在疾病谱改变、肿瘤发病率上升的大背景下,协和医院审时度势,作出了肿瘤科外迁扩建的重大决定。10年前,在群众就医需求激增、肿瘤品牌日益彰显之际,协和又作出了配强资源、引育人才、细分专科等重大举措,完成了肿瘤中心从单一内科治疗迈向综合性肿瘤专科医院的蜕变。今天,在加速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协和医院作出了肿瘤中心远期整体搬迁至金银湖院区的战略决策,肿瘤中心将与中南唯一的质子医学中心融为一体,建设集诊疗、研究、转化于一体的肿瘤精准治疗平台。


大会致辞环节


胡豫院长为大会致辞


胡豫院长在讲话中提出了打造肿瘤医学新高地的宏伟构想。他指出,未来的肿瘤中心,将是技术引领的新高地。协和医院将积极对接湖北省“323”攻坚行动,拓展一站式整合化肿瘤布局优势,持续催生肿瘤诊疗新技术、新方案、新策略。未来的肿瘤中心,也将是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医院加快质子医学中心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争创国家级医学平台,加快把设备应用经验、服务数量优势转化科技创新特长。


未来的肿瘤中心,还将是人文关怀的新高地。医院将不断优化就医各项流程,持续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未来的肿瘤中心,更将是高效运营的新高地。协和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医改各项决策部署,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力争实现“医疗事业有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人民群众得实惠”。

 

陈建国副校长为大会致辞

 


于金明院士为大会致辞

 


陈孝平院士为大会致辞

 


邬堂春院士为大会致辞

 


张定宇副主任为大会致辞


7位院士在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在上午的院士论坛环节中,空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东昕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蒋建东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在线分享了肿瘤学界的最新研究理念与成果。


樊代明院士在《未来医学的挑战与对策》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了未来肿瘤学发展方向。于金明院士就肿瘤精准免疫分享了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林东昕院士于会上梳理了食管癌领域的最新进展。王红阳院士则在演讲中呼吁肿瘤领域研究学者们要重视复杂疾病的科研范式变革。蒋建东院士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标本兼治的生物学原理。徐兵河院士就临床医生如何开展临床与转化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马丁院士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发,详细分析了中国妇科肿瘤的现状及挑战。


会议下午的高峰论坛同样名家汇聚,精彩争鸣,8位国内权威肿瘤学者进行在线主题分享。作为本年度中南地区规模较大、层级较高的肿瘤学盛会之一,大会安排翔实紧凑,紧跟研究热点,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


患者发来祝福视频


6年前,24岁的准研究生小兰(化名) 因腹部不适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就诊,诊断为晚期降结肠腺癌,腹腔 2/3空间已被肿瘤占据。经过胃肠肿瘤MDT 团队的精心救治,小兰的情况日益好转,最终手术成功进行。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小兰经济困难,张涛教授团队还为她申请了慈善基金。现在,小兰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工作。她特地在大会当天发来了祝福视频,真诚祝愿肿瘤中心蓬勃发展,祝愿更多的患者像她一样获得新生。小兰说:“6年前我在武汉协和医院确诊了结肠肿瘤晚期,那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所幸我在这里获得了非常专业的帮助,经过治疗恢复健康,现在才能安然无恙的做我想做的事,帮助我想帮助的人。”


3次创业 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院区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1947年,协和医院凭借55毫克镭,在华中地区首先推广镭放射疗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协和肿瘤也迎来了3次创业。

 

肿瘤中心外


1987年,协和医院成立肿瘤科门诊,当时仅有4名医护人员。这是第一次创业。2002年,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开诊,整体搬迁至马场路新院区,这是第二次创业。最初中心仅有一栋五层小楼,37张病床。为了不断满足病人需求,中心又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新大楼扩大病区,最终成为协和“专科医院化”的典范。


进入新时代以来,协和医院着力打造“以精准放疗为特色”的肿瘤学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2015 年,肿瘤中心引进华中地区首台“射波刀”(Cyberknife);2017年配置华中首台PET-MR;2021年,投入使用2台国际一流速锐加速器;2022年下半年,肿瘤中心将安装 “TOMO”刀和 PET-CT等诊疗设备。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 2019 年肿瘤中心成为全国首批、中南地区唯一获得多仓质子加速器配置许可的医疗机构。 2020年7月20日,协和质子医学中心作为武汉市“四区两院”重大项目正式开工。


今年9月8日,重达 45 吨质子核心部件——360 度旋转机架完成吊装,宣告全球第三、亚洲首套 Probeam360°质子肿瘤治疗多室系统落户武汉,一座中部地区肿瘤医学中心建成在即,肿瘤中心也即将开启移师金银湖畔的第三次创业。


 

在建中的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


经过20年耕耘,协和肿瘤中心已经建成国内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院区、中部地区学术力最前沿的肿瘤学专业医、教、研一体化研究基地。


肿瘤中心门诊量14.3万余人次,开放病床1016张,年放疗患者超10万人次,国内率先成立8个亚专科团队,组建20余支MDT多学科团队。


2022年,武汉协和医院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0 项,其中肿瘤中心获批 13 项,双双位居“中部第一”。张涛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杂志发表《直肠癌短程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 Ⅱ 期临床研究》,推动国际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进程。杨坤禹教授团队全球首发《新辅助化疗联合 PD-1 抗体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临床研究》,为头颈部鳞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伍钢教授、董晓荣教授团队针对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即将发表。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中,肿瘤中心服务抗疫大局,腾出整个院区,用作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定点,荣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双先进称号。


作者:武汉协和医院 张玮

摄影:武汉协和医院 陈有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