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5月3—6日,全球消化疾病领域顶级学术会议——美国消化疾病周(DDW 2025)在美国圣地亚哥盛大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此次国际学术盛会上以5项高质量口头报告和7项学术海报的亮眼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消化疾病研究领域的前沿突破。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别邀请黄学萍住院医师分享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团队在DDW2025大会现场合影
外周免疫细胞计数与炎症性肠病的因果关系:一项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外周免疫细胞计数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以探讨二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来自血细胞联盟,共纳入563,085名欧洲血统的受试者。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SVMR)估计显示,基因预测的高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了克罗恩病的风险,且高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了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反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显示,IBD患者中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则减少,并且在CD患者中,中性粒细胞表现出特定增加,在UC患者中则表现为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加。
研究表明,增加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潜在的IBD因果风险因素,并且IBD可能反过来影响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水平。我们的结果可能为IBD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和靶向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将持续追踪DDW2025最新进展,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