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
值房颤日之际,我们特别呈现《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系列解读。期待对您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文末可阅读系列文章】
讨论嘉宾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黄从新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澍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华伟教授
主持嘉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钟敬泉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唐艳红教授 整理
华伟教授指出,新版建议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高达1.6%,估计房颤患者超过2000万,因此房颤的筛查非常重要。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者心电监测等是临床上诊断房颤的主要筛查手段。
单导或12导心电图是最常用、最经典的筛查手段。随着心电技术的发展,更长程心电图,如7天甚至14天或更长时间的,可更有效诊断阵发性房颤。
可植入的设备包括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等也是一类重要手段。
植入设备具有储存功能,分析其记录的心房高频电活动有助于诊断房颤,特别对无症状的房颤有非常高的价值。储存记录时间可长达1年甚至更长,可更精确诊断和评估房颤情况,如房颤持续时间、单位时间房颤负荷等,有利于早期发现房颤,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植入式心电监测仪也可用于房颤筛查,其以注射方式植入到皮下,可检测3年的心电活动,特别对无症状的房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这种筛查手段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
另外,手持设备或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手机等也是重要的工具。通过记录心电图,或采用脉冲光学技术识别心跳节律或强弱来进行房颤的诊断。优点是可随时记录和无线发送,通过电脑后台远程识别房颤。近年来通过此类设备开展广泛人群的机会性筛查,日益普遍。
无论何种手段筛查出房颤均需要进一步到医院确诊,心电图记录房颤图形达30 s以上才可诊断房颤。合理应用各种筛查和诊断设备确诊房颤,可以及时发现早期或无症状患者,早期干预对于预防卒中发生,具有非常意义。因此,房颤的筛查近几年来越来越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重视。
无症状房颤是否需要进行预防卒中?
很多研究显示无症状房颤超过6 h以后造成卒中的风险加大。无症状房颤与有症状房颤具有同样的危害性,因此,对于无症状房颤一旦诊断明确需要进行抗凝、节律控制等相关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