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版房颤诊疗建议发布!系列解读②:关于房颤筛查的建议

2022-06-04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原创 房颤














房颤专题图_banner.jpg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


值房颤日之际,我们特别呈现《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系列解读。期待对您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640.png

【文末可阅读系列文章】

黄从新教授 1-1.jpg
黄从新教授
张澍教授1-1.png
张澍教授
华伟教授1-1.jpg
华伟教授
钟敬泉教授1-1.png
钟敬泉教授

讨论嘉宾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黄从新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澍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华伟教授


主持嘉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敬泉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唐艳红教授  整理




关于房颤筛查的建议


华伟教授指出,新版建议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高达1.6%,估计房颤患者超过2000万,因此房颤的筛查非常重要。


心电图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者心电监测等是临床上诊断房颤的主要筛查手段。


单导或12导心电图是最常用、最经典的筛查手段。随着心电技术的发展,更长程心电图,如7天甚至14天或更长时间的,可更有效诊断阵发性房颤。


可植入设备



可植入的设备包括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等也是一类重要手段。


植入设备具有储存功能,分析其记录的心房高频电活动有助于诊断房颤,特别对无症状的房颤有非常高的价值。储存记录时间可长达1年甚至更长,可更精确诊断和评估房颤情况,如房颤持续时间、单位时间房颤负荷等,有利于早期发现房颤,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植入式心电监测仪



植入式心电监测仪也可用于房颤筛查,其以注射方式植入到皮下,可检测3年的心电活动,特别对无症状的房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这种筛查手段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


手持设备或可穿戴设备



另外,手持设备或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手机等也是重要的工具。通过记录心电图,或采用脉冲光学技术识别心跳节律或强弱来进行房颤的诊断。优点是可随时记录和无线发送,通过电脑后台远程识别房颤。近年来通过此类设备开展广泛人群的机会性筛查,日益普遍。


无论何种手段筛查出房颤均需要进一步到医院确诊,心电图记录房颤图形达30 s以上才可诊断房颤。合理应用各种筛查和诊断设备确诊房颤,可以及时发现早期或无症状患者,早期干预对于预防卒中发生,具有非常意义。因此,房颤的筛查近几年来越来越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重视。


无症状房颤是否需要进行预防卒中?


很多研究显示无症状房颤超过6 h以后造成卒中的风险加大。无症状房颤与有症状房颤具有同样的危害性,因此,对于无症状房颤一旦诊断明确需要进行抗凝、节律控制等相关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房颤专题图.jpg

心血管引导.png


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