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学术发布 | 规范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

2022-07-13作者:医事法学法律
非原创 精神疾病互联网医院不确定性

【儒亮时评】精神疾病诊疗,线下医院进行诊疗,不确定性本身就大;进行互联网诊疗,不确定性风险更可能倍增。原因很多,如精神疾病诊断本身缺乏客观性指标;精神疾病类患者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往往是争议焦点。怎么办?聚专家集体之力,制定专家共识,明示、提示和警示,以弥补医师执业不确定之弊。用心良苦,值得肯定。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12期第10版    时间:2022-07-11


推荐理由:互联网医疗通过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增加服务可及性,提升服务效率,为解决精神卫生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在互联网医疗存在诊疗流程不清、缺乏规范指导、缺乏有效监管等诸多不足的情形下,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牵头中国精神医学领域专家,制定《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完善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工作,推动精神专科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 内容要点 -

诊疗流程 建议接诊后与就诊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判断是否代诊、伴诊/患者本人复诊,对患者进行晤谈与精神检查,根据患者阐述的病情和提供的病历资料等给予医学建议或处方药物,完善电子病历,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下一步的治疗建议后结束诊疗。

晤谈方式及注意事项 ①图文晤谈。图文晤谈具有碎片化、非同步、多轮次的特点,医师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诊疗轮次设置。②语音晤谈。语音晤谈具有固定时段、同步化、沟通时长固定的特点。接诊时要保证言语沟通顺畅,语言通俗易懂,如需调整晤谈时间,可提前与患者达成一致。③视频晤谈。接诊时要求环境安静、背景简单、信号佳的空间,医师需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

——原文: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等.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2,55(3):163-167.DOI:10.3760/cma.j.cn113661-20220218-00036.

来源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12期第10版

编辑 | 任嘉霖

责任编辑 | 王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