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灵魂砍价”药也获欧洲肯定?欧洲心衰患者应用新型降糖药立场声明

2020-08-0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心力衰竭

医保局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曾风靡网络,其中的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以4.36元的全球最低价纳入医保,打破了该药的价格记录。

针对新型降糖药在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及心力衰竭协会(ESC/HFA)联合发布的立场声明指出,不论患者基线水平心血管风险如何,或有无心衰病史,应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均表现为因心衰入院风险一致降低。

鉴于此,这份文件推荐SGLT-2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明确心血管病或多种危险因素患者预防心衰。

不过对于严重慢性肾病,如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的患者,不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考虑到心衰患者肾功能的恶化问题,使用SGLT-2抑制剂应定期监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近期,由葛均波、霍勇、李勇等制定的中国专家建议也指出,对于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安达唐)均可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也批准阿斯利康降糖药达格列净(安达唐)一个新的适应证,即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成人心衰患者,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

ESC/HFA的这份文件还梳理了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降糖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

这些新型降糖药,绝大多数主要临床试验纳入的合并心衰的糖尿病患者比例相对较少(约9%~28%),将心衰事件作为主要研究终点的试验也较匮乏。

根据现有建议,在心衰患者中应用DPP-4抑制剂的安全性数据上不够充足,心衰患者不宜使用沙格列汀,可能还有维格列汀,还要慎用阿格列汀。利格列汀或西格列汀尚无心衰不良结果证据。

GLP-1受体激动剂整体呈中性作用,但有两项小样本研究提示利拉鲁肽不利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

对于新型降糖药物与传统降糖老药的联用,二甲双胍胜出。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也建议,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的患者,应使用二甲双胍联合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

与二甲双胍不同的是,联用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或会升高,欧美指南均指出,联用时这些老药要调整剂量,甚至停药以预防低血糖症。

文件还指出,对于心衰患者接受两种及以上复杂降糖方案时,需考虑包括心脏科、内分泌科以及心衰管理护士在内的多学科团队管理。

来源:

[1]Seferović PM, Coats AJS, Ponikowski P, et al.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position paper on the role and safety of new glucose-lowering drug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Eur J Heart Fail, 2020, 22(2): 196-213.

[2]高秀芳,李勇,葛均波,等. 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31-238.

[3]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 36: 14-24.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