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全程管理优化与精准干预——中外专家共探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2025-07-1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2025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举办了哮喘全程规范化管理与实践巡讲会议。本次会议会聚国内外哮喘领域的权威学者,围绕临床研究最新进展、学科发展方向与核心研究课题展开深入探讨,加强多方协作交流,共同推进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与高质量发展。






会议特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科学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伍尔科克医学研究所研究负责人Helen Reddel 教授担任核心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会前,Helen教授专程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该院呼吸学科建设的先进实践。她先后走访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肺功能室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克武教授和Helen教授参观病房及RICU



在RICU病房,团队展示了国内领先的呼吸支持技术体系。医护团队在无创通气操作规范、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防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等临床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肺功能室拥有综合肺功能测试系统、简易肺功能测试系统、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气道激发试验测试系统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试仪等肺功能检查设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及团队严谨的学术态度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最有特色的是健康呼吸护理门诊,候诊区持续播放的吸入装置使用教学视频、随处可见的患者教育展板,以及专门设置的吸入药物指导工作室,这些规范的管理流程体现了中国在哮喘管理实践中的系统化与精细化水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克武教授和Helen教授参观门诊及院史馆



此次参访使Helen教授对中国哮喘管理的整体流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图片




在学术议程环节,大会主席黄克武教授代表主办方对Helen教授及全体参会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深入交流促进哮喘诊疗与研究。黄教授特别强调,期待通过跨国对话激发学术思想碰撞,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共同推动全球哮喘管理水平的提升。




图片




主旨报告环节,Helen教授以“在肺部疾病领域,群体健康与精准医疗能否兼得(Population health and precision medicine in lung disease– can we have both)?”为主题,探讨了哮喘与COPD的发病机制和精准医疗等内容。她指出,两者发病受多重因素影响,临床诊断与表型分类仍存在困难,当前研究经常面临例如严格的入选标准及疾病界限划分过于僵化等问题。Helen教授强调精准医疗的重要性,她通过数据分析指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应以更精准的疾病分型为基础。然而,当前诊疗指南的局限性在于过度依赖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的传统分类标准。她呼吁进一步收集哮喘和COPD关联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开发更有效的诊断工具,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In the keynote presentation session, Professor Helen took the topic “Population health and precision medicine in lung disease – can we have both?” and explored aspects such as the pathogenesis of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s well as precision medicine. She pointed out that the onset of both diseases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and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Current research is often confronted with issues like restrictive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overly rigid demarcation of disease boundaries, limiting 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underlying disease pathways.

Professor Helen 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rough data analysis, she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s should be based on more accurate disease typing. However, current guidelines have the limitation of over - relying on evidence based on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She called for further collection of medical evidence on the links between asthma and COP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diagnostic tools to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offer more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图片




随后,史宏磊博士以《中国哮喘患者的管理现状:来自朝阳医院及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为题分享了两项研究。一项研究基于北京朝阳医院近5年哮喘门诊数据,从多维度展开系统性研究,深度挖掘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另一项研究通过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调查重度哮喘患者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这些研究在真实临床场景下进行,揭示了重度哮喘患者存在急性加重风险高、住院次数多、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尤其是未控制哮喘患者。同时,哮喘合并症患者的治疗需求亟待满足。针对具有2型炎症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对长期管理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杨旭雯博士分享了题目为《脉冲振荡肺功能(IOS)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识别成人哮喘控制不良(ICA)》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进行分组,分析发现支气管扩张后IOS参数(R5、R20、AX)联合FeNO能显著提升识别ICA效能。异常IOS(尤其是AX升高)及FeNO水平升高与ICA风险紧密相关。此研究首次证实,在成年稳定期哮喘患者中,联合IOS与FeNO检测对识别ICA具重要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结果显示,IOS参数异常(特别是AX显著升高)及FeNO水平异常增高与ICA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这一发现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及2型气道炎症可能参与了成年哮喘患者控制不佳的病理生理过程。




图片




荣欣茹博士分享了《衰老相关CD4+T细胞内在改变导致老年哮喘Th17免疫应答偏移》。对北京朝阳医院哮喘患者队列进行分析发现,老年哮喘患者T2型哮喘的比例低于年轻患者,以FeNO降低和肺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中Th17/Th2比例与年龄的增加显著相关。对哮喘动物模型的探究也证实,老年哮喘患者Th17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显著增高,该变化主要由于衰老CD4+T细胞的内在改变,而非衰老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Batf、Irf4、Rorα可能为年龄相关CD4+T向Th17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



图片
图片

讨论环节



主旨报告环节结束后,Helen教授、黄克武教授及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交流会议立足临床实践,汇聚全球智慧,围绕哮喘临床研究、未来趋势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会者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会议的举办不仅强化了哮喘全程规范化管理的共识,更为其向更高水平、更精准方向的发展注入动力,为全球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与国际视角。




感谢Helen教授、黄克武教授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呼吸采写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