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2019年版规范”),新闻发布会以“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为契机在上海成功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医疗与护理处李大川处长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与我国肝癌领域多位专家共同出席了会议。2019年版规范更新距2017年版规范发布仅时隔2年,体现出我国肝癌诊疗领域的快速进展,更加体现出国家对民生健康及需求的高度重视。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采访了樊嘉院士从规范更新的初衷及发布的意义、更新要点、2017年版规范发布后取得的成效、后续临床研究方向等层面深度解读新版规范。本文整理新闻发布会纪要及专家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樊嘉院士指出,原发性肝癌诊疗相关指南或规范国际学术界也已制订了很多,但可能并非完全适用于中国患者。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国肝癌患者疾病特点及国情,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制订中国特色的诊疗规范。2017年版规范修订距2011年版规范发布时隔6年,而2019年版规范修订距2017年版规范发布仅两年,反映出近两年我国肝癌诊疗研究及实践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从早期诊断、疾病监测到微创外科治疗、放疗、一线系统治疗的仑伐替尼、二线系统治疗的瑞戈非尼、免疫治疗及药物间的联合或序贯应用等。例如诊断方面,基于循环miRNA模型的肝癌检测试剂盒经多中心临床验证,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进入临床应用。
2017年版规范发布以来,樊嘉院士等在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中都进行了相关宣讲,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成立基地、巡讲规范,力求使肝癌诊疗相关从业人员均能掌握规范,同时通过患者教育增强早期筛查、诊断及规律治疗、随访意识。樊嘉院士表示,2019年版规范发布后,将继续沿袭前期的推广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更好更快地普及与实施。
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且因其高度的肿瘤异质性,疗效尚不尽如人意。单一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远不足以应对肝癌的复杂性,多学科、多模式联合诊治亟待推进,联合时机及方案亟待优化。同时,研究者尚需继续深入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机制、生物学行为,加强转化研究,提高早期筛查和诊断效率,进而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升诊治水平,改善患者获益。
(本文由樊嘉院士审校)
查看更多